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说课稿-2.2.1搜索引擎-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说课稿-2.2.1搜索引擎-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2.2.1搜索引擎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信息检索能力,学会运用搜索引擎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
2.培养信息筛选与评估的能力,对搜索结果进行有效判断和选择。
3.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了解搜索引擎使用过程中的隐私保护措施。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操作基础。
-学生对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有所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浏览和信息浏览。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互联网搜索表现出浓厚兴趣,愿意探索和学习新技能。
-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学习新知识。
-学生偏向于互动式和体验式的学习风格,对于理论讲解可能较为抵触。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在搜索引擎的高级使用技巧上遇到困难,如关键词的准确组合、高级搜索指令的使用等。
-学生可能缺乏对搜索结果的评估能力,难以区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生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可能忽视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需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使用习惯。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搜索引擎使用教学视频、关键词搜索示例图片及相关搜索技巧的PPT。
3.实验器材:无需特殊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台电脑,以便于进行搜索引擎操作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出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的?”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搜索引擎使用的兴趣。
-回顾旧知:回顾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学到的互联网基本概念,如网页、链接等,为本节课搜索引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包括关键词搜索、高级搜索技巧等。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不同的搜索实例,如搜索新闻、学术论文等,帮助学生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使用一台电脑,进行搜索引擎的实际操作,探讨如何提高搜索效率和准确性。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在电脑上实际操作,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指定的信息,并记录搜索过程和结果。
-教师指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搜索技巧的建议。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搜索引擎在信息检索中的重要作用,并提醒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一篇与学习相关的文章,并分析其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下节课分享成果。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提高了搜索效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关键词搜索、高级搜索技巧等,能够更快地找到所需信息。
2.学生学会了评估搜索结果,提高了信息筛选和判断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搜索结果进行有效判断,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了信息利用效率。
3.学生增强了信息安全意识,了解搜索引擎使用过程中的隐私保护措施。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强调了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4.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计算机操作能力。在课堂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搜索引擎操作,锻炼了计算机操作技巧,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5.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搜索引擎进行学术研究,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学术资料,为撰写论文、课题研究等提供了便利。
6.学生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合作意识,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加深了对搜索引擎的理解和应用。
7.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使用产生了浓厚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兴趣。
8.学生在课堂总结环节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归纳,提高了总结能力。通过课堂总结,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对搜索引擎的理解。
板书设计
①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关键词搜索
-高级搜索技巧
②搜索引擎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