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分析.pdf
文件大小:175.67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3.76千字
文档摘要

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分析

恩格尔系数是指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

物支出的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用支出的金额越少,因此,恩

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所以人们常常用

恩格尔系数表示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而幸福感指数,是对生活

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

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的过程。

所以恩格尔系数越低,代表除食物之外所支配的财富越多,那满足感也越强,这

种满足感的增加势必也会造成幸福感的增强,但通过研究发现并非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恩格尔系数越低幸福感就越强,将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加以关联,分析恩

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的关联,并对两系数加以分析。

标签:恩格尔系数;幸福指数;幸福感;分析应用

1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

1.1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是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1857年恩格尔根据德国的统计数据对

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发现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

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

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由此得出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

(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

比例呈下降趋势,这种家庭收入与食物开支所站的比例一般用恩格尔系数来衡

量,用公式表示如下: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

可以看出,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

出的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用支出的金额越少,二者成正比。

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因此,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所以恩格尔系数统计数据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

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反之,恩

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恩格

尔系数统计数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

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中

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

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

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

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

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1.2幸福指数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

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

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

的主观指标数值。幸福指数主要包括:生活水平、健康、教育与生态体系的多样

性和弹性、文化的活力和多样性、时间的利用与平衡、政府善治、社区活力及心

理良好。

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

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

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与GDP

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

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

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人们也普遍认为:幸

福指数,是体现老百姓幸福感的“无须调查统计的”反应,是挂在人民群众脸上“指

数”。

1.3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的关联

由上可知恩格尔系数将生活品质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和最富裕,反

映出的是生活品质和富裕程度。因此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低,代表除食物之外

所支配的财富越多,可获得的满足感越强,而满足感又和幸福感息息相关,所以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一个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越低幸福系数越高,幸福感越强;相反

恩格尔系数越高幸福系数越低,幸福感越低。

2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恩格尔系数和幸福指数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