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日本低利率之下的投资“出路”.pdf
文件大小:2.08 M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4-07-06
总字数:约6.88万字
文档摘要

宏观专题

度GPIF持有2.8万亿日元另类投资资产(占比1%),年化IRR可达9.97%。

?3、基金:债基收缩,股基偏好被动+海外投资

①低利率时代导致日本固收类基金发展停滞,截至2023年末总资产15.6万

亿日元,仅占公募基金总资产的8%,而80年代这一比重可达30%-50%左右。

历史上大量债券基金产品(如中期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均已退出日本基金

市场;目前固收类基金最主要的产品为货币储备基金MRF,此类产品主要由

证券公司发行、依托其证券交易业务吸引客户,对客户存放于券商账户、用于

买卖证券的资金进行活期管理,其收益率均在0.06%以下。

②低利率时代股票类基金成为了日本公募基金主要的产品类型,截至2023年

末日本股基总资产达到181万亿日元,占公募基金总资产的92%,而在90年

代日本股市泡沫破裂期间股基占基金总规模比重最低曾达到25%左右。同时

目前股基逐步向被动+海外投资切换。被动投资方面,被动型基金占股票基金

的比重由2014年的23%提升至60%,背后的原因为:一则日央行下场购买

ETF,二则日本养老金大量购买ETF,三则ETF管理业绩不差于主动型产品且

费用更低。海外投资方面,股票型基金、剔除ETF后股票型基金(主要为主

动管理型股基)海外投资比例由2000年的不到20%分别提升至33.4%、55.6%。

③低利率时代日本公募基金竞争激烈,头部机构集中度高。日本前5大公募

管理机构的规模占全行业的70%,主要为“券商系”资管公司与近年来新合并

的头部公司,这一格局自2015年以来未发生变化。应对竞争压力,公募基金

也普遍采取了降费手段。

?风险提示:对低利率时代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总结不到位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2

宏观专题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分析并总结了日本90年代进入低利率时代以来,非银金融机构在资产配置层

面发生的变化与目前的规律。

投资逻辑

日本自90年代起逐渐进入低利率时代;2016年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这带

来了非银金融机构资产配置回报率降低的压力,应对这一变局,各类机构在

资产配置策略上也发生了较大转变。

寿险在经历了90年代行业出清后,其投资的高风险偏好转向稳健为先,贷款

+股权类高风险资产占比由80年代近90%降至目前不到20%,而债权类资

产占比则升至50%以上,且以长久期为主;同时随着国内收益率下降,海外

资产的比重提升至22%以上。

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GPIF由于设立之初就处于低利率环境中,因此其

投资策略持续向多元化方向调整。GPIF持有国内债券、国内权益、外国债

券、外国权益资产的占比由2014年的60%、12%、11%、12%调整为2022

年的各占25%,海外与权益资产投资比重显著提升。同时GPIF自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