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国财税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第一章章节测试
1、选择题:决定财政制度的因素不包括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府职能
C、社会性质
D、领导人素质
正确答案:领导人素质
2、选择题:财政史研究的内容包括
A、财政政策
B、经济结构与方式
C、其他都是
D、财政制度
正确答案:其他都是
3、选择题:财政史的研究对象包括
A、其他都是
B、财政制度与政策
C、财政发展本身规律
D、国家和社会思想文化
正确答案:其他都是
4、选择题:熊彼特将西方国家财政发展的历史分为贡赋财政、赋税财政、国家财政和公共财政四个阶段,其划分依据的是
A、经济发展阶段
B、财政收入形态
C、社会性质
D、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
正确答案: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
5、选择题:以财政分配对象的表现形态为标准,不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
A、劳役财政
B、国家财政
C、货币财政
D、实物财政
正确答案:国家财政
6、选择题:财政史的内容不能拘泥于货币关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选择题:“财政”一词在中国随着夏王朝的建立而同时出现。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8、选择题:专业史学与专业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9、选择题:财政史的研究对象与财政学史的研究对象相同。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10、选择题:财政史是财政学的“流”。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二章章节测试
1、选择题: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
A、定额税制的贡法
B、劳役租
C、比例税制
D、十一税率
正确答案:定额税制的贡法
2、选择题:先秦时期的财政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是
A、井田制
B、屯田制
C、均田制
D、土地私有制
正确答案:井田制
3、选择题:井田制盛行于
A、春秋
B、西周
C、夏朝
D、商朝
正确答案:西周
4、选择题:“分田赋兵”“分田制禄”反映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C、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D、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正确答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5、选择题:夏商西周时期,王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是
A、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
B、中央集权型
C、完全独立
D、行政隶属关系
正确答案: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
6、选择题: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选择题: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先秦时期主要采取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选择题:大约公元前5000年前后,农业剩余产品一出现,财政就产生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9、选择题:中国财政产生于夏禹统治时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0、选择题: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收入具有租的性质,一旦土地私有制形成,租税将发生分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三章章节测试
1、选择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税的形态的农业税是
A、初税亩
B、相地衰征
C、量入修赋
D、贡助彻
正确答案:初税亩
2、选择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B、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C、促进井田制瓦解
D、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正确答案: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3、选择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竞相进行财税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C、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D、周王室衰微
正确答案: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4、选择题:商鞅变法中“改革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正确答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5、选择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产生的后果不包括
A、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扩大了税基,增加了财政收入
C、进一步巩固了井田制
D、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正确答案:进一步巩固了井田制
6、选择题:商君书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选择题: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都是由开明的奴隶主贵族主导的改革。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8、选择题: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都是迫于财政需求压力而进行的改革。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9、选择题:经过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形成了后代赋、税、役三元财政结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0、选择题:战国时期实行的是分权型的财政管理体制。
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