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脾经循行实操2.28.pdf
文件大小:150.3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脾经循行实操

《黄帝内经》记载:“经脉者,人之所以

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

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

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

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

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

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

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

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

大络,名日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主要病候

脏腑病:胃脘痛,腹胀,呕恶嗳气,食不下,

黄疸,小便不利,烦心,心痛,失眠。

经脉病:舌本强,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

用,身体皆重。

主治要点

隐白、太白、公孙、地机、血海、三阴交治疗妇科

病,其中隐白常治疗妇科血证,三阴交治疗月经不

调、经闭、难产,地机治疗痛经;太白、公孙、

三阴交、阴陵泉、大横治疗脾胃病证,其中公孙治

疗胃酸过多,阴陵泉有健脾化湿之功,大横善治便

秘腹泻;血海、三阴交有益气养血、活血的功能;

大包主治胸胁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