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脑和脊髓的被膜课件.pptx
文件大小:3.92 M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4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和脊髓的外面包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它们有保护、支持脑和脊髓的作用。;(一)硬膜;硬膜外隙

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有一腔隙。

特点:(1)隙内为负压(2)内含脊神经根(3)含淋巴管、静脉丛、脂肪等。

硬膜外隙不与颅内相通。临床上把麻醉药注入此隙内,以阻滞脊神经根的神经传导,称硬膜外麻醉。;2.硬脑膜硬脑膜包于脑的表面,与硬脊膜相比,硬脑膜有如下特点:

(1)硬脑膜由外层的颅骨内膜和内层的硬膜合成。硬脑膜的血管神经行于两层之间。

硬脑膜与颅底骨连结紧密,当颅底骨折时,易将硬脑膜及蛛网膜同时撕裂,导致脑脊液外漏;硬脑膜与颅盖骨连结较疏松,故颅顶外伤,则易形成硬膜外血肿。;(2)硬脑膜内层在某些部位折叠形成板状结构,伸入大脑的某些裂隙内,对脑有固定和承托作用,其中重要:

1)大脑镰:形似镰刀,伸入大脑纵裂内。

2)小脑幕:伸入大脑横裂内。小脑幕的前缘游离,呈一弧形切迹,称小脑幕切迹。小脑幕切迹前邻中脑;海马旁回及钩恰在小脑幕切迹上方的两侧。当颅内压升高时,海马旁回及钩可被挤入小脑幕切迹内,压迫中脑的大脑脚和动眼神经,称小脑幕切迹疝。;(3)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形成含静脉血的腔隙,称硬脑膜窦:

1)上矢状窦

2)下矢状窦

3)横窦和乙状窦

4)直窦

5)窦汇

6)海绵窦;;海绵窦

乙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蛛网膜下隙

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隙内充脑脊液。

终池,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

脑蛛网膜在上矢窦附近,形成许多细小的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蛛网膜粒。蛛网膜下隙内的脑脊液经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进入血液。;在脑室附近,软脑膜、毛细血管和脑室壁的上皮一起突入脑室腔内,形成脉络丛。脉络丛产生脑脊液。;;脑的被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