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健康知识讲座第一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肠道传播为主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肠道病毒多种型别均可引致,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感染最为多见,尤其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危害较大。该病整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第二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热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第三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常见体现
1、发热第四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常见体现
2、咳嗽、流涕等第五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常见体现
3、出现疱疹(手、足)第六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常见体现
3、出现疱疹(手、足)第七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体现
3、出现疱疹(口腔)第八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常见体现
3、出现疱疹(臀)第九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皮疹的“三个四”四部曲:重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不特性: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第十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注意事项假如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步要亲密观测,不要去幼稚园和人群汇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第十一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手足口病的传染源重要是患手足口病的小朋友和隐性感染者。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都也许被感染。传染源第十二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重要是患手足口病的小朋友和隐性感染者。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都也许被感染。第十三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传播途径亲密接触传播: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经水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第十四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小朋友发病率高且发病重。尤以3岁如下小朋友发病率高。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不过病毒变异后来免疫力无效。成年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对应抗体。第十五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重症病例不容忽视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中,有一种肠道病毒71型(EV71)。既往的监测发现,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重要病原体。?重症手足口病症状比较严重,也许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孩子忽然出现持续高热、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或神志不清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肠道病毒71型(EV71)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手足口病最为常见,该型病毒感染导致的脑干脑炎病情最凶险。第十六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能治好吗?假如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状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状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也许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第十七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假如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步要亲密观测。不要去幼稚园和人群汇集的公共场所,防止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忽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第十八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成人感染不发病会传播成人也会感染EV71病毒,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也许成为隐性感染者,没有症状却具有传染性,但凡也许接触过EV71病毒感染者的成年人,也都应当及時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病毒传播。第十九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防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路过保护易感人群第二十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手足口病可防可控不可怕第二十一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18字防病口诀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打疫苗第二十二页,共25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