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烤瓷蜡冠作业指导书.doc
文件大小:43.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3-15
总字数:约1.89千字
文档摘要

作业指导文件

文件编号:VIPP-QC-F-B002

版本号:A0

定制式固定义齿(烤瓷)

蜡冠

页次:PAGE1/2

生效日期:2025.01.01

作业工具:各形蜡刀、手术刀、煤气灯、毛笔、刷

作业材料:各种蜡、成品蜡牙、铸道、分离剂、蜡形卡尺

作业方法

作业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一、复核、常规捡查上道工序:仔细阅读工作设计单,确认无误。钉位是否松动、居中。

毛笔或刷在代型表面涂分离剂,用纸吸干代型表面过多的分离剂。

蜡法:将代型表面不容易浸到蜡的细致部位用滴蜡法先滴补好,将代形浸熔蜡器内蜡浴后取出。

修整颈缘并用颈部蜡封闭颈缘。

按要求制作内冠外形,1.部分咬金。2.金属面。3.金属幼边。4.高位金属舌背。5.4/5金属。6.卫生桥组织面。7.减径组织面。8.标准组织面。

缺失牙的制作;恢复牙形均匀保留瓷层厚度,按要求制作组织面(第五条5.6.7.)组织面刮去0.5mm。

桥体的连接体;

全金属牙的制作:1.按要求完成第二、第三、第四条部分的制作。2.正确恢复蜡牙的解剖外形和蜡牙的接触关系,要减径和减轻重量。3.恢复蜡牙的咬合。

九、桩核的制作:1.涂分离剂,同第二条。2.形成桩:取直径略小于根管直径的成品塑料桩,在其表面加软蜡,迅速压入根管。待凝固后取出检查。3.形成核:根据对牙的预留空间及邻牙、同名牙的排列关系,在根管口上恢复成相当于基牙牙体制备后的大小。

一、~~

二、基牙代型上的间隙剂待干后,再均匀涂一层蜡形分离剂。(邻牙、缺失牙组织面以及对牙的面),代型表面的分离剂稀而薄。

三、浸蜡后,代型表面蜡的厚度保持在0.3~0.35㎜。

四、修整后的蜡形颈缘密贴,无过长、过短现象,颈缘厚度在0.3㎜,蜡冠内表面光滑,无接缝。

五、1.内冠厚度均匀0.4~0.5mm。2.金属边缘整齐、高低均衡、多牙制作应协调对称。3.如咬合松者,金属边在舌侧颈缘线上1mm,金瓷结合部阶台清晰、线条流畅。如咬合紧者,应注意避开咬力冲击位。4.恢复基本外形并确保瓷层的间隙;面1.2~1.8mm,唇面0.8~1.5mm。邻接面0.8~1.5mm间隙。(不含金属内冠本身厚度)。

六、缺失牙的大小位置、形态与相邻牙、相对牙的位置排列对应,恢复基本外形并确保瓷层的间隙;面1.2~1.8mm,唇面0.8~1.5mm,邻接面1.0~1.5mm,组织面刮去0.5mm。所有间隙能均匀覆盖瓷层,

七、连接体的几何形态(附图)应确保桥体有足够的强度并有利于牙体的独立性和仿真。

1、后牙连接体颊舌径在2.5-3.0㎜,龈径2.5-3.0㎜。

2、前牙连接体唇舌径在2.5-3.0㎜,龈径2.5-3.0㎜。

八、1.同第二、第三、第四条。2.蜡牙与邻牙为面式接触,不易引起食物嵌塞等不良邻接方式。3.蜡牙与对颌牙有良好的接触,无过高或过低。

九、1.同第二条,2.桩的表面应光滑,无缺损,无摇动。3.核:预留足够的间隙(内冠和瓷层的间隙)。

十、普通金属的内铸道直径为2.0mm,长2.5~3.0㎜,铸道放置在对咬合影响较小的蜡型最厚处。横铸道直径4.0㎜,外铸道直径3.5㎜。纯钛的内铸道直径为3.5mm,长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十、目测

二、蜡形卡尺

三、蜡形卡尺

四、蜡形卡尺

六、蜡形卡尺

作业指导文件

文件编号:VIPP-QC-F-A002

版本号:A0

定制式固定义齿(烤瓷)

蜡冠

页次:2/2

生效日期:2025.01.01

作业工具:各形蜡刀、手术刀、煤气灯、毛笔、刷

作业材料:各种蜡、成品蜡牙、铸道、分离剂、蜡形卡尺

作业方法

作业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十、插铸道;1.铸道放置在对咬合影响较小的蜡型最厚处。2.大型修复体应增加逸气道。

十一、连接铸道。先确定代型在模型上的适合性,再连接铸道。

十二、插蜡座:将插完铸道之蜡形熔插入铸图底座之中,尽可能铸道集中。

7~8mm,外铸道的直径为4mm。逸气道要从基底冠边缘到铸道口。

十一、代型在模型上适合,蜡形无变形。

十二、铸道集中于铸圈座中心。蜡形离壁5mm、离顶部10mm空隙。

十一、目测

十二、目测

十二、蜡型卡尺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