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人:xxx
20xx-03-20
甲亢危象患者护理
目录
CONTENCT
甲亢危象概述
急救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指导
01
甲亢危象概述
定义
发病机制
甲亢危象是指在甲亢病情未被控制的情况下,由于某些应激因素导致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状态。
甲亢危象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过量释放、外周zu织对甲状腺激素反应性增强以及多器guan功能衰竭等。
临床表现
甲亢危象的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大汗淋漓、心动过速、烦躁、焦虑不安、谵妄、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患者可有心衰、休克和昏迷等。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甲亢危象可分为兴奋型、抑郁型和混合型。兴奋型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抑郁型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混合型则兼有两者表现。
甲亢危象的诊断标准包括甲亢病史、应激因素、典型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甲亢危象需要与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肌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预后
甲亢危象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但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影响因素
影响甲亢危象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和有效性等。此外,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质量也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02
急救护理措施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吸氧
准备急救器械
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改善zu织缺氧状态。
备好吸引器、气管插管、呼吸机等急救器械,以备不时之需。
80%
80%
100%
选择粗大、易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建立静脉通道。
妥善固定静脉通道,避免脱落、扭曲、受压等,确保药物和液体能够及时输入患者体内。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过快或过慢。
选择合适静脉
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监测输液速度和量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症状改善情况
记录出入量
观察患者甲亢症状的改善情况,如怕热、多汗、心悸等症状是否缓解。
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包括尿量、引流量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其zhan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甲亢危象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健康教育
03
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抗甲状腺药物
碘剂
β受体阻滞剂
糖皮质激素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减轻甲状腺毒症症状。
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通常与抗甲状腺药物合用。
降低心率,减轻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震颤等。
在严重甲亢危象时,可短期使用以减轻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碘剂使用时应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01
02
03
04
粒细胞减少
肝功能损害
过敏反应
低血糖反应
碘剂可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应立即停药并抗过敏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肝功能损害,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抗甲状腺药物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应定期检查血常规,若粒细胞过低,应停药并采取措施升高粒细胞。
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低血糖反应,应注意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01
02
03
04
告知患者甲亢危象的诱因和预防措施,如避免感染、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
告知患者甲亢危象的诱因和预防措施,如避免感染、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
告知患者甲亢危象的诱因和预防措施,如避免感染、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
告知患者甲亢危象的诱因和预防措施,如避免感染、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
04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评估患者基础代谢率和能量消耗,确定每日所需热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摄入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
定期检查患者营养指标,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01
02
03
对于能够口服的患者,优先选择口服营养补充剂或高营养流质饮食。
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不足的患者,可考虑鼻胃管、鼻肠管等肠内营养支持途径。
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和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和输注方式。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充患者因代谢亢进导致的能量消耗。
限制碘的摄入,避免食用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
适当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如钙、磷、钾、镁等。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出汗、腹泻等导致的水分丢失。
01
定期检查患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02
对于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并发症的患者,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