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药鉴定学(陕西中医药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劣药是指()
A、以非药品冒充药品
B、所含成分的名称与国家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
C、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D、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国家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
E、超过有效期的
正确答案:有效成分的含量与国家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超过有效期的
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包括()
A、整理中药品种
B、考证中药来源
C、鉴定中药的真伪
D、寻找并扩大新药源
E、评价和控制中药质量
正确答案:整理中药品种|考证中药来源|鉴定中药的真伪|寻找并扩大新药源|评价和控制中药质量
3、广义中药来源除了大部分是植物外还包括()
A、境外引进的植物药
B、动物及其加工品
C、民间药和民族药
D、生化制品
E、矿物及其加工品
正确答案:境外引进的植物药|动物及其加工品|民间药和民族药|矿物及其加工品
4、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中药是指在西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指导下用以防治、诊断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二章单元测试
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原始》
正确答案:《本草经集注》
2、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E、《本草蒙筌》
正确答案:《新修本草》
3、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
A、《新修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C、《本草纲目拾遗》
D、神农本草经》
E、《图经本草》
正确答案:《新修本草》
4、唐代的本草著作有()
A、《证类本草》
B、《新修本草》
C、《食疗本草》
D、《本草拾遗》
E、《海药本草》
正确答案:《新修本草》|《食疗本草》|《本草拾遗》|《海药本草》
5、绘有药图的本草著作有()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图经本草》
D、《新修本草》
E、《本草纲目拾遗》
正确答案:《本草纲目》|《证类本草》|《图经本草》|《新修本草》
第三章单元测试
1、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
A、根及根茎类药材
B、全草类药材
C、果实种子类药材
D、茎木类药材
E、皮类药材
正确答案:皮类药材
2、下列药材一般需要采用蒸、煮、烫方法进行加工的是()
A、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
B、较大的根及根茎药材
C、肉质的果实类药材
D、坚硬的藤木类药材
E、芳香类药材
正确答案: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
3、为避免发霉、变色、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药材贮藏前需要进行()
A、熏硫
B、切片
C、蒸、煮、烫
D、干燥
E、发汗
正确答案:干燥
4、药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A、产地
B、毒性成分含量
C、产量
D、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
E、环境
正确答案:毒性成分含量|产量|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
5、中药“发汗”的目的是()
A、促使变色
B、增强气味
C、使酶失去活力
D、有利于干燥
E、减少刺激性
正确答案: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有利于干燥|减少刺激性
第四章单元测试
1、来源鉴定的目的是()
A、确定其药用部位
B、确定其生物种的学名
C、确定其中医处方名
D、确定其中药拉丁名
E、确定其中药的名称
正确答案:确定其生物种的学名
2、用水合氯醛试液加热透化装片后,可以观察()
A、多糖颗粒
B、淀粉粒
C、草酸钙结晶
D、橙皮苷结晶
E、菊糖
正确答案:草酸钙结晶
3、在显微观察中,要区别脂肪油滴和挥发油滴时,应加的试剂是()
A、50%乙醇
B、水合氯醛试液
C、90%乙醇
D、苏丹Ⅲ试液
E、50%甘油
正确答案:90%乙醇
4、显微鉴定常用的临时装片方法有()
A、孢粉制片
B、解离组织法
C、表面制片法
D、粉末制片法
E、冷冻切片法
正确答案:孢粉制片|解离组织法|表面制片法|粉末制片法
5、有害物质的检查主要包括()
A、重金属
B、农药残留量
C、硅酸盐
D、砷盐
E、黄曲霉毒素
正确答案:重金属|农药残留量|砷盐|黄曲霉毒素
第五章单元测试
1、炉贝的原植物是()
A、川贝母
B、暗紫贝母
C、甘肃贝母
D、梭砂贝母
正确答案:梭砂贝母
2、根茎具倒生式异常维管束,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此药材是()
A、鸡血藤
B、商陆
C、川牛膝
D、大黄
正确答案:大黄
3、以下关于双子叶植物木质茎次生构造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般无髓
B、内皮层可见凯氏带加厚
C、维管束环状排列
D、木质部发达
正确答案:维管束环状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