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核目的
通过对临床营养科建设和管理的考核,促进临床营养科规范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营养需求,提升临床营养诊疗水平。
二、考核对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营养科
三、考核内容及标准
科室设置与人员配备
1.科室设置
-独立设置:临床营养科应独立设置,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诊疗区域,布局合理,符合卫生学要求。(10分)
-科室标识:科室标识醒目,有明显的指示牌。(5分)
-功能分区:具备营养门诊、营养治疗室、营养配餐室、食品储存室等功能区域,各区域划分明确,流程合理。(15分)
2.人员配备
-人员资质:
-营养专业人员应具备营养专业背景,取得营养师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职称。(15分)
-医师应具备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经过营养专业培训。(10分)
-护士应具备护士执业资格,经过营养护理培训。(10分)
-人员数量:根据医院规模和实际需求,配备足够数量的营养专业人员。每500张床位应至少配备1名营养医师、1名营养技师和2名营养护士。(15分)
设施设备
1.基本设备
-诊疗设备:配备营养评估软件、人体成分分析仪、膳食调查软件等基本诊疗设备。(15分)
-配餐设备:有符合卫生标准的配餐工具、餐具消毒设备、食品冷藏和加热设备等。(10分)
-储存设备:有食品储存柜、冰箱等储存设备,满足食品储存需求。(10分)
2.设备管理
-设备维护:建立设备维护档案,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10分)
-设备更新: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及时更新设备,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5分)
业务开展
1.营养评估
-评估项目:开展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营养状况评估,包括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膳食调查等项目。(15分)
-评估报告:及时出具营养评估报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0分)
2.营养治疗
-治疗方案: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包括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15分)
-治疗实施:严格按照营养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观察患者营养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15分)
3.营养配餐
-食谱制定: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保证膳食营养均衡。(15分)
-配餐质量:配餐符合卫生标准,色香味形俱佳,满足患者口味需求。(10分)
4.营养教育
-教育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教育活动,如讲座、宣传册、个体指导等。(10分)
-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营养知识水平,增强患者的营养意识。(5分)
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建立临床营养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包括营养评估质量控制、营养治疗规范、营养配餐标准等。(15分)
-制度执行:严格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10分)
2.质量控制指标
-营养风险筛查率: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率应不低于90%。(10分)
-营养治疗有效率:营养治疗有效率应不低于80%。(10分)
-患者满意度:患者对临床营养服务的满意度应不低于90%。(10分)
教学科研
1.教学工作
-教学计划:制定临床营养专业教学计划,承担实习带教任务。(10分)
-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质量,定期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估。(10分)
2.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积极开展临床营养科研项目,有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15分)
-学术交流:鼓励营养专业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5分)
信息管理
1.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信息系统:建立临床营养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营养评估、治疗、配餐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15分)
-信息共享: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10分)
2.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定期对临床营养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如营养评估人数、营养治疗人数等。(10分)
-数据分析: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科室管理和业务发展提供决策依据。(5分)
四、考核方式
1.资料审查:查阅临床营养科的相关文件、制度、记录、报告等资料。
2.实地查看:实地考察临床营养科的科室设置、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