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复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共115题,每题1分,共115分)
1.大承气汤的功用是(C)
A、轻下热结
B、缓下热结
C、峻下热结
D、通里攻下,行气活血
E、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正确答案:C
2.脾主运化是指(C)
A、运化水湿
B、运化水液
C、运化食物和水液
D、运化食物
E、化生血液
正确答案:C
3.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取决于(A)
A、肝气的疏泄功能
B、胆贮藏胆汁的功能
C、胆排泄胆汁的功能
D、脾气的运化功能
E、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
正确答案:A
4.湿邪致病出现便溏不爽症状的主要原因是(C)
A、湿性重浊
B、湿为阴邪
C、湿性黏滞
D、湿性趋下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C
5.足三阴经的循行走向是(B)
A、从头走足
B、从足走腹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头
E、从胸走腹
正确答案:B
6.下列能够导致正气耗伤和筋骨损伤的病因是(A)
A、劳力过度
B、劳神过度
C、房劳过度
D、外力损伤
E、情志内伤
正确答案:A
7.尤善祛上半身风湿的药是(A)
A、羌活
B、白芷
C、蒿本
D、独活
E、细辛
正确答案:A
8.以下属于六腑又是奇恒之腑的是(A)
A、胆
B、脑
C、髓
D、脉
E、骨
正确答案:A
9.甘味药的作用是(D)
A、发散、行气、行血
B、收敛固涩
C、软坚散结、泻下
D、补益、和中、缓急
E、渗湿利水
正确答案:D
10.菊花具有的功效是(C)
A、平降肝阳,息风止痉
B、疏风清热,息风止痉
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D、清肺止咳,清热解毒
E、疏风清热,清利咽喉
正确答案:C
11.患者,咳嗽咯血月余。由于经常急燥易怒,情志抑郁,而出现咳嗽、胸痛、咯血。属于哪两脏同病(C)
A、心、脾
B、肝、胃
C、肝、肺
D、肝、脾
E、心、肾
正确答案:C
12.在机体水液代谢中具有输布水液作用的是(B)
A、肺与肝
B、肺与脾
C、脾与肝
D、肺与肾
E、心与肺
正确答案:B
13.下列能够导致心血和脾气损伤的病因是(B)
A、劳力过度
B、劳神过度
C、房劳过度
D、饮食不洁
E、情志内伤
正确答案:B
14.“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说明哪一项病理变化(E)
A、气血两虚
B、气随血脱
C、气不化水
D、气不摄血
E、气随津脱
正确答案:E
15.善于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是(B)
A、苍术
B、厚朴
C、砂仁
D、豆蔻
E、藿香
正确答案:B
16.七情内伤可影响脏腑气机,其中喜则(E)
A、气上
B、气下
C、气结
D、气消
E、气缓
正确答案:E
17.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是(A)
A、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B、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C、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D、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E、滋阴养血,清热除烦
正确答案:A
18.患者腹部见青紫色包块,质硬,固定不移,刺痛拒按,夜间痛甚。病因是(D)
A、外伤
B、结石
C、湿邪
D、瘀血
E、痰饮
正确答案:D
19.茯苓的用药部位是(B)
A、块根
B、菌核
C、果实
D、全草
E、块茎
正确答案:B
20.芳香药多具有(A)
A、辛味
B、甘味
C、苦味
D、酸味
E、淡味
正确答案:A
21.为君主之官的是(A)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正确答案:A
22.五行中“土”生(A)
A、金
B、木
C、水
D、火
正确答案:A
23.大肠功能失常,或直接导致(C)
A、肾失气化
B、肝失疏泄
C、肺失肃降
D、脾失健运
E、脾失升清
正确答案:C
24.言人体五脏之阴阳,则脾为(E)
A、阴中之阴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阳中之阳
E、阴中之至阴
正确答案:E
25.大怒主要损伤的脏腑是(B)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正确答案:B
26.既能解表散寒,又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E)
A、麻黄
B、桂枝
C、香薷
D、荆芥
E、生姜
正确答案:E
27.既能利湿退黄,又能解毒疗疮的药是(B)
A、鸡骨草
B、茵陈
C、地肤子
D、薏苡仁
E、萆薢
正确答案:B
28.中药的副作用是指(E)
A、配伍不当出现的反应
B、药不对证出现的不良反应
C、达不到常规用量不能控制病情
D、超过常规用量时出现的不适反应
E、在常规剂量时出现的与疗效无关的不适反应
正确答案:E
29.下列药物中,何药善治厥阴头痛(D)
A、白芷
B、藁本
C、细辛
D、吴茱萸
E、葛根
正确答案:D
30.人体之精分藏于各脏腑,但主要贮藏于(E)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正确答案:E
31.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B)。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正确答案:B
32.下列哪行有湿润的特性C
A、金
B、木
C、水
D、火
E、土
正确答案:C
33.具有安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