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特点;;;;;;;;;;;;;;;;;我院经验洗浴方:麻黄10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苍术10克、白芷10克、细辛5克、藿香10克、当归10克、地肤子30克、苦参30克、蝉衣10克、黄柏10克、防风10克、白癣皮10克等,熬水外洗或浸浴,隔日1次,疗程1月。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成效,可缓解皮肤瘙痒,促进毒物从皮肤排泄。适用于慢性肾衰竭血透或非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痒症、外阴瘙痒症及皮肤疖肿。;;;;;;;;1.辨证使用汤剂;;;;
〔4〕参附注射液:侧重于阳虚,伴畏寒、水肿,纳差,舌质淡胖的患者。
〔5〕丹参注射液:侧重于活血化瘀,用于伴有腰痛、舌质暗,有瘀点瘀斑的患者。
〔6〕灯盏花素注射液:具有散寒解表、活血消积的成效,用于寒凝血瘀,见畏寒肢冷、浮肿、尿少、腹泻、舌暗淡的患者。
〔7〕丹参川芎嗪、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抗血栓、改善微循环作用。适用于有瘀血的患者。
〔8〕参麦注射液:侧重于气阴两虚、用于伴有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的患者。;4.其他中医治法
〔1〕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疗法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将药物敷贴在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对穴位、经络、脏腑的刺激到达治疗的目的。
方法:用附子、肉桂、川椒等打成粉,调成饼状,外敷于穴位〔肾俞、腰阳关;命门或志室〕每周一次,疗程2-3个月。
适应症:治疗慢性肾病阳虚证。
效果:温阳补肾,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2〕艾灸
艾灸具有温肾健脾、温通经络,祛风解表、温中散寒,回阳固脱、益气升阳,消瘀散结、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等作用。艾灸可使肾脏功能恢复,对延缓肾脏衰老有重要作用。
方法:主要穴位〔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涌泉;肾俞、命门〕每次2-3个穴位,15分钟局部发热为止,每天一次,一周一疗程。
适应症:慢性肾脏疾病免疫力低下、脾肾阳虚患者。
效果:温经散寒、防御保健。;〔3〕隔药饼灸
在传统艾灸的根底上,我院研制了多种隔药饼灸的处方,以起到更好的治疗疾病、养生保健、补虚纠偏的作用。可改善患者体质偏差,提高免疫,减少患病机率,提高生活质量,对疾病的防治??有现实意义,值得大力推广。;;②五脏俱补隔药饼灸养生方
【取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章门等。
【药饼制备】人参、肉桂、川芎、地黄、茯苓、白术、炙甘草、当归、白芍各等分,共研细粉,贮于瓶中,备用。
【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治疗亚健康、体质衰弱者。
【操作】取药粉适量,用醋和黄酒等量,调成稠糊状,做成药饼置于穴位上,将艾炷置于药饼正中点燃,以局部有温热感,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灸3-6壮,每日1次,7日为1疗程。;③温肾助阳隔药饼灸养生方
【取穴】肾俞、腰阳关、命门或志室
【药饼制备】附子、肉桂、川椒等打成粉,贮于瓶中,备用。
【主治】治疗肾阳虚证
【操作】取适量调成饼状,外敷于上述穴位上,将艾炷置于药饼正中点燃,以局部有温热感,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灸3-6壮,每日1次,7日为1疗程。;〔4〕穴位注射
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是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根底上,根据经络理论和药物治疗原理开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
方法:灯盏细辛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1.5ml或黄芪注射液2ml,足三里(双),肾俞〔双〕穴位注射,每周三次,疗程3个月。
适应症:慢性肾病易于感冒患者。
效果: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七、典型病案;病例按语;八、慢性肾功能衰竭验方;慢性肾功能衰竭验方;慢性肾功能衰竭验方;慢性肾功能衰竭验方;慢性肾功能衰竭验方;;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