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一、定义及诊断
1.定义:中医病名除“便秘”外,尚有“后不利”“大便难”“脾约”“秘结”等
病名。《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指出:便秘为每周排便<3次,无稀
便,大便硬结或呈团块,或排便费力,或有排便不尽感,或排便时需用手法协助。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武汉)》指出便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
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小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
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慢性便秘病程≥6个月。
2.诊断标准:国际上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断目前主要参照罗马IV诊断标准,如下:
(1)必须包括以下2项或2项以上:
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至少25%的排便有不
尽感;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堵塞感;至少25%的排便需手法辅助,
每周自发排便<3次。
(2)不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注意: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按罗马IV
标准,干球粪或硬粪可以参照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的I型或II型;每周自发排便次数指
标应在未使用缓泻剂的情况下计算。
便秘既可独立作为功能性疾病存在,也可作为症状而见于多种器质性疾病,如肠道
肿瘤、肠梗阻、肛裂、痔疮、脊髓损伤、脑卒中,亦可继发于多种药物应用,如抗抑郁
药、抗癫痫药、抗震颤麻痹药、利尿剂、含铝或钙的抗酸药等,临床需仔细鉴别。
二、证候分型
参照《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一)热积秘
主症:大便干结,腹胀或腹痛。次症:口干,口臭,面赤,小便短赤。舌脉:舌红
苔黄,脉滑。
(二)寒积秘
主症:大便艰涩,腹中拘急冷痛,得温痛减。次症:口淡不渴,四肢不温。舌脉:
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弦紧。
(三)气滞秘
主症:排便不爽,腹胀。次症:肠鸣,胸胁满闷,呃逆或矢气频。舌脉:舌暗红、
苔薄、脉弦。
(四)气虚秘
主症:排便无力,腹中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次症:乏力懒言,食欲不振。舌脉:
舌淡红、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五)血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面色少华。次症:头晕,心悸,口唇色淡。舌脉:舌
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六)阴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如羊矢,口干欲饮。次症:手足心热,形体消瘦,心烦少眠。舌脉:
舌质红、有裂纹、苔少、脉细。
(七)阳虚秘
主症: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畏寒肢冷。次症:面色晄白,腰膝酸冷,小便清
长。舌脉: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证候诊断:主症2项,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三、疾病分型
1.便秘的分度
参照《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2017)》
(1)轻度:
①病程<6个月;
②病程虽>6个月,但排粪困难的相关症状较轻,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影响不大;
③保守治疗有效:如使用药物、生物反馈治疗及中医非药物治疗等有效;
④轻度I型:精神与心理专业评估无精神心理障碍者;轻度II型:精神与心理专业
评估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异常者;
(2)中度:轻度I型经以上各种治疗无效或疗效很差者。
①病程>6个月;
②病程虽<6个月,但排粪障碍的相关症状较重,患者自觉特别痛苦;
③精神心理专业评估无精神异常者;
④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很差,痛苦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重度:符合中度便秘诊断标准,伴有精神心理障碍者。根据精神症状严重程度
又分为A期、B期。
A期: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但症状较轻:自知力完好;社会功能完整,
或社会功能轻度受损:生活自理,人际交往正常;工作感到吃力,但尚能胜任,能基本
胜任家庭职责;未查及明显精神病性症状,尚处于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前期。
B期: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且症状较重:自知力不全;社会功能严重
受损: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胜任工作或家庭职责;查及明显精神病性症状;已符合焦虑
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