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医学中医基础绪论课件.ppt
文件大小:483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5
总字数:约2.69千字
文档摘要

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中医学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上篇中医基础绪论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一)中医学的起源(二)中医理论的建立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1.形成时期——战国~秦汉时期2.形成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医学典籍问世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使祖国医学产生了第一次大的飞跃。B、《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C、《伤寒杂病论》---创立了中医学临床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使祖国医学产生了第二次大的飞跃。D、《神农本草经》---创立了中药学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晋代:王叔和《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2、唐代: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此书历时12年,对《素问》作了全面注解。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详细论述了“三因致病学”,发展了《金》病因学说,使之更系统化、理论化。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唐·苏敬、李勣等编著《新修本草》是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金元时期:出现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最具代表性的是“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3、明清时期:明:赵献可、张介宾---命门学说,为中医学的脏象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当时驶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此书不仅丰富了我国药物学内容,而且奠定了植物药的基础,对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和冶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其影响远远超过了本草学的范围。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纠正了前人在解剖学方面的错误,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小结:先秦两汉是其奠基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其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两晋隋唐是中医理论观点渐趋成熟,学科开始分化时期;两宋金元是中医名家辈出、学科争鸣、理论不断创新时期;近现代时期,中医理论逐渐地向系统化、理性化发展,走向中西医结合与多学科研究的道路。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指人体自身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和联系性。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组织结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2)生理功能——相互协调,彼此为用(3)病理——相互影响,相互传变(4)诊断——察其外,以知其内(5)治疗——局部病变,从调整整体出发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1)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A、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如夏天人体汗多尿少,冬天汗少尿多,说明人体的适应性调节;B、地域环境的影响。如南方湿热,故人腠理多疏松;北方燥寒,故人腠理多致密。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2)人与社会的统一性社会的乱与治、人的社会地位对人的物质生活及生活节律等都有很大影响。精神压力、噪音、污染、等等。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A、社会环境的不同,造就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力的社会支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精神振奋,勇于进取,有利于身心健康。不利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恐惧,从而影响身心健康。中医学(06医学专科)绪论*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改变患身心疾病(精神病、抑郁症、疲劳综合征)社会环境的变化情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