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病理学名词解释(同名6490).pdf
文件大小:481.75 KB
总页数:73 页
更新时间:2020-12-28
总字数:约4.99万字
文档摘要
1.肥大 (hypertrophy) 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肥大可分代 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两类。细胞肥大通常具有功能代偿意义。 2.增生(hyperplasia) 细胞分裂繁殖,数目增多,有时导致组织和器官体积 的增大。增生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后者又分为再生性增生、过再生性增 生及内分泌障碍性增生三种。 3.萎缩(atrophy) 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的缩小,主要指器官 或组织的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目的减少称萎缩。 4.化生(metaplasia) 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成 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常见的化生有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 化生、结缔组织或支持组织化生。 5.变性(degeneration) 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细胞的物质代谢障碍,使细胞或 间质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异常增多的形态学改变,称为变性。 变性一般而言是可复的,但严重的变性往往不能恢复而发展为坏死。 6.坏死 (necrosis)活体局部组织和细胞的死亡称坏死。其主要表现为质膜 崩解、结构自溶,细胞的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等细胞、组织的自溶性变化, 坏死周围组织常有炎症反 。 7.坏疽 (gangrene) 大块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细菌感染而使组织腐败及 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形态的坏死,称为坏疽。坏疽一般 分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三种类型。坏疽是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 类型。 8. 凋亡(apoptosis)主要是指活体内单个或小团细胞的死亡(也可为病理性, 如肿瘤细胞的坏死),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自溶,无炎症反 。故又称 固缩性坏死。似树叶的枯萎凋谢过程,所以又称凋落或程序性细胞死亡。 1.机化 (organization) 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及其他无生命物质(如血 栓、血凝、异物等)的过程,称为机化。 2.再生(regeneration)组织缺损后,邻近细胞分裂增生,以完成修复的过程。 再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再生。病理性再生有完全和不完全性再生。 3.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所组成的 幼稚的结缔组织,由于其肉眼呈鲜红、颗粒状、柔软湿润,似鲜嫩的肉芽,故 称为肉芽组织。 4.瘢痕组织(scar tissue)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并 玻变,呈灰白、质硬、缺乏弹性的组织。 1. 血栓形成(thrombosis)在活体的心血管内, 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 有形成分析出、凝集, 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栓塞(embolism)在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 行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这种现象称为栓塞,常 见的栓塞有血栓栓塞,气体栓塞、脂肪栓塞等。 3.梗死(infarction)任何原因出现的血流中断,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性 坏死。 4.槟榔肝(nutmeg liver)在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 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 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切面上出现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状似槟 榔切面的条纹,称槟榔肝。 5.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 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肺泡腔内除了水肿液及出血外,还可见大量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 噬细胞,称心衰细胞。 2.炎症(inflammation)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 御反 。 1.变质(alteration)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3.渗出(exudation)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 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 4.假膜性炎 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纤维 素、坏死组织和嗜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一层膜状物,覆盖于粘膜表面,称假 膜。故此类炎症又称假膜性炎,常见于痢疾白喉等 5.绒毛心(cor villosum) 生于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心外膜大量渗出 的纤维素在心脏搏动的影响下形成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