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危机管理)面临危机,您选择长征了吗.pdf
文件大小:739.2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0-09-10
总字数:约3.21千字
文档摘要
(危机管理)面临危机,您 选择长征了吗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 1978 年到 2000 年,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五年,这就好比是壹 人刚到而立之年,就被命运无情的夺取了生命。这固然让我们感到惋惜和同情,可是于市场 竞争的过程中,市场不会去同情弱者,更不会去同情眼泪。21 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 综合素质的竞争,而于这场近乎残酷的竞争中,任何壹环的疏忽均可能导致整牌棋的失败。 壹个企业可能因为壹个成功的产品、壹套有效的模式、壹个有才能的总经理迅速长大,但却 不会因为这些而决定生存。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活跃于我国经济界的“赢海威”、“秦池”“飞 龙”“三株”等等,他们均因为自己的产品、或战略或营销方法而迅速成功,但终究因为其他方 面的因素而又被历史所抛弃。历史注定让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幸的骄儿,让他们走过辉煌 却又不得不面对落魄。 回顾他们倒闭的过程,能够从中发现其有壹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于危机处理方面的 意识、方法、经验均很欠缺,因此,本来是壹个小小的危机,却导致了企业的快速 灭亡。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长征作为我党历史上的壹次有重大意义的事 件自然受到了广大历史学家的重视,抛开他们对长征的意义不谈,作为企业管理者, 我们是否能够从中挖掘出来,对企业运营的养料呢?让我们简单回顾以下长征。 长征其实我们党的壹次 “战略性撤退” 。1936 年,当时于王明左倾路线的指挥下, 我们党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溃败,不得已,我们党选择了长征。稍微学过历史的 人均知道,长征应该说壹次对我们党的严峻考验,也是对广大革命者、广大红军干 部的考验。爬雪山、过草地、飞越大渡河等,经过壹次次和国民党和自然环境的生 命搏击,顺利完成了这壹艰巨的历史任务,将中国革命推向了壹个新的历史时期。 虽然于这次长征的过程中,红军从8.6 万锐减到 1 万多人,丧失了大批的优秀革命 干部,可是于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红军的共产主义思想撒遍了长征途中的每壹个村 庄的角角落落,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认识了马克思、列宁。 同时于这次长征的过程中,锻炼我们挡抗击困难的能力,为我们党培养了壹支铁的 队伍,这为以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我们管理学角度来讲,长征其实就是壹次于战略、政治失败下的壹次战略重整, 壹次抗击危机的最好范例,于这次艰辛的长征过程中,完成了思想统壹、行动统壹、 口号统壹的战略部署。这些年来,我们壹直于寻找壹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化解、转 换企业危机,以增强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求得更广泛的生存空间,为企业获得更 有力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面对危机,思想要统壹 回顾因企业危机而破产的公司,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公司往往乱成了壹团,各人均 于做着自己的小算盘,以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因此,外面刚有点风声,而企 业内部已经首先崩溃了,加速了企业危机的爆发。 2005 年 4 月份,某零售企业面临外界传言该公司生意场上亏损 2 亿元,现已资不抵 债,本来是壹个小小的传言,外界仍没有多大的动荡,内部员工就先乱起来了,先 是部分入股的员工集体罢工于公司门口静坐,仍打出了 “仍我血汗钱”的口号,引 得广大市民竞相驻足观见,于当地引起了很大的震荡;其次就是壹些持有消费卡的 内部员工开始大批量的购买米面粮油,壹车车的货物不断的从超市被拉走,让路过 的市民大感惊讶;如此这样的情况仍有很多,本来,这个公司的信誉壹直很好,市 民对流言且不太于意,也没有具体的行动,可是内部员工的过激行为却让人们不得 不相信谣言,于是引发了壹次大规模的抢购,最终导致了公司的破产这不能 不说是壹次悲剧。 试想,如果于谣言之初,公司采取壹定的措施,首先从内部稳定了员工的情绪,统 壹的员工的思想,让员工对情况有了壹个充分的了解,当顾客来临的时候,员工们 依然是用最真诚的笑容去面对,公司壹切有序的进行着,那广大市民又是壹个什么 样的情景呢? 这其实正是自乱了阵脚,自己把自己给打败了。想想,长征初期,当时的形式对于 红军来说是多么的恶劣,如果没有高度的思想统壹,没有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就不可能完成这壹历史壮举。而企业尤其是于企业处于困境或面临危机的时候尤其 需要这种高度思想统壹的精神。而这种高度的思想统壹,又来源于日常的企业文化 建设,很难想象,壹个没有任何文化底蕴,员工忠诚度很低、壹个平常经常克扣员 工工资的企业,于面临危机的时候,员工们会愿意跟他们壹起共患难。因此,统壹 思想,不仅要于出现危机的时候做,更要于平常就要做,于日常的企业运营过程中, 用人性的企业文化统壹人们的思想,形成共同的企业远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