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都德《最后一课》课件.doc
文件大小:370.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0-04-13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作者充分运用了心 理描写的手法,把小弗 朗士思想变化过程写得 波澜起伏,从幼稚、贪 玩 → 疑惑、诧异 → 难受、懊悔 → 悲愤、 懂事,这一感情变化的 基点是小弗朗士本质上 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亡 国的惨痛震撼,更激发 出了他的爱国之情,而 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 居民的沉痛心情也给了 他极大的感染。 一、分析韩麦尔先生的 人物形象 1、作者通过哪些手 法来刻画韩麦尔先生? 2、外貌描写主要表 现在哪些方面,有何作 用? 3、试举一例神态描 写的句子,并说说去作 用 4、 文中动作描写 最传神的是那几句话? 它有何作用? 5、“我们必须把它 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 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 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 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 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 匙。” 属什么描写?其 含义是什么? 6、在“最后一课” 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 怎样的起伏变化? 二、找出文中环境描写 的地方,并说说其作用 三、作者在文中多次重 复“最后一课”,其每 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 怎样的作用? 四、指出下列比喻句的 本体和喻体,并说说它 们的含义 A、亡了国当了奴 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 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 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 的钥匙。 B、这些字帖挂在 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 好像许多面小国旗 在教 室中飘扬。 五、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 到什么作用? 六、结尾部分的神态、动 作描写有何作用? 日本法西斯在侵略 中国时,在我国东北沦 陷区实行奴化教育,日 语被列为各级学校的必 修课程,教科书以“中 日亲善”“共存共 荣”“大东亚新秩序” 等谬论为基本内容,中 国历史被肆意篡改,任 何易于激发爱国感情的 文章被删除,日本侵略 者妄图以此消磨和摧残 中国人民的意志。 语言是一种精神, 一种力量,一种追求,它 起着凝聚人心,团结民众 的作用。 结合本文韩麦尔先生 对法语的赞美, 谈谈你 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