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的护理;1.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排出的过程。
2.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不满37周间的分娩
3.足月产:是指妊娠满37周~不满42周间的分娩
4.过期产:是指妊娠满42周以后的分娩。;;分娩的临床经过及护理;
宫口扩张3cm~10cm,历时4h
3.胎先露下降:宫缩加强,胎先露下降明显
以坐骨棘为判断胎先露下降的标志
减速期:宫口扩张9cm~10cm,约需30分钟。
4.胎膜破裂: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护理评估】;(二)临床表现
1.一般情况观察生命体征,
临产后产妇的脉搏、呼吸可能
有所增快,宫缩时血压常会升
高5mmHg~10mmHg。
评估皮肤张力情况,有无下
肢水肿及其程度。;2.胎心情况正常胎心率为110次/分~160次/分,平均为140次/分。胎心率变化反映胎儿宫内状态。;3.子宫收缩;5.胎膜情况;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2.严密观察并及时告知产程进展,
加强心理支持缓解焦虑
(1)监测胎心:
①用胎心听诊器、多普勒仪于宫缩间歇时听胎心。潜伏期(每隔1小时~2小时听1次),活跃期(每隔15分钟~30分钟听1次)。
②用胎心监护仪监测时每次至
少记录40分钟。进入活跃期
至少行胎心监护1次。
;(2)观察宫缩:;(3)检查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
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临产后适时在宫缩时检
查,一般初产妇潜伏期应每4小时、活跃期每2小时1次。整个产程<10次.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3cm~4cm时应将其送到产房作好接生准备。;(4)观察破膜及羊水情况:;(5)观察生命体征:;3.加强一般护理,促进舒适,缓解疼痛
;【护理评价】
;二、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护理
;(1)拨露:胎头于宫缩时显露于阴道口,宫缩间歇时又缩回于阴道内。
(2)着冠:经过几次拨
露,胎头外露部分不断增大,直至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横径,在宫缩间歇时也不再缩回。
3.疼痛与排便感会阴痛,并向大腿内侧放射。;【护理评估】
;1.焦虑与缺乏顺利分娩信心及担心胎儿健康有关。
2.疼痛与宫缩及会阴伤口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可能的会阴裂伤、新生儿产伤有关。
;【护理目标】
;;2.正确指导产妇用力,缓解疼痛;外阴消毒;洗手
穿手术衣
带无菌手套
打开产包、铺巾;;【护理评价】;三、第三产程的临床经过及护理
;2.胎盘娩出;【护理评估】;3.胎盘娩出评估
胎盘剥离征象:
①宫体变硬由球形变为狭长形,宫底升高达脐上;
②阴道少量出血;
③阴道口外露的脐带自行下降延长;
④接生者用左手掌尺侧缘轻压产妇耻骨联合上方,将宫体向上推,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娩出方式:①胎儿面娩出式;②母体面娩出式。;4.宫缩及阴道流血量评估;5.检查软产道;【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协助胎盘娩出;2.预防产后出血;3.检查胎盘、胎膜先将胎盘铺平,检查胎膜是否
完整;然后将胎膜撕开检查胎盘母体面有无小叶缺损,
并测量其大小与厚度;再检查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血
管,以便及时发现副胎盘。最后再将脐带提起,测量
其长度。;4.检查软产道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会阴、
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周围、阴道及宫颈有无裂伤,
若有裂伤应立即缝合。;5.产后2小时护理;1.产妇是否发生了产后出血。
2.产妇是否接受新生儿并与之进行目光交流、皮肤接触和早吸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