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由来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由来与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妇女运动紧密相关,具体如下:
早期起源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抗议,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游行者被警察围攻并赶散。两年后,这些妇女组织了第一个工会。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享有选举权和禁止使用童工,提出“面包和玫瑰”的口号,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同年5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作为国内的妇女节。
正式确立
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显示了劳动妇女的力量,斗争得到广泛响应并取得胜利。
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17个国家的100名妇女代表参加,克拉拉·蔡特金主持会议并倡议筹划设立国际妇女节,受到多国妇女的认同和支持,但未规定确切日期。
1911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有超过100万妇女集会庆祝国际妇女节,这是国际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庆祝妇女节。:1913年2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俄罗斯妇女以示威游行的方式庆祝了她们的国际妇女节。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游行。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为纪念在一战中丧生的近200万俄罗斯妇女,俄罗斯妇女举行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
成为国际节日
1975年:联合国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联合国国际妇女年世界会议”,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
1977年:第32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决定把3月8日作为“联合国妇女权益日和国际和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