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胃肠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出科理论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胃大部切除术后最早出现的并发症是()
A.吻合口出血
B.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C.吻合口梗阻
D.倾倒综合征
E.空肠输出段梗阻
答案:A
解析: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吻合口梗阻、倾倒综合征、空肠输出段梗阻等。其中吻合口出血是最早出现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多发生在术后36天;吻合口梗阻、空肠输出段梗阻多在术后一段时间后出现;倾倒综合征多在进食后出现。
2.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期间,梗阻解除的标志是()
A.胃肠减压后腹痛减轻
B.呕吐后腹胀减轻
C.轻度压痛无肌紧张
D.肛门排便排气
E.肠鸣音亢进转为消失
答案:D
解析: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期间,判断梗阻解除的主要标志是肛门排便排气,这表明肠道恢复了通畅。胃肠减压后腹痛减轻、呕吐后腹胀减轻只是暂时缓解症状,不能说明梗阻已解除;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只能提示腹部体征有所改善;肠鸣音亢进转为消失可能提示病情变化,但不是梗阻解除的标志。
3.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
A.直接蔓延
B.肠壁内蔓延
C.淋巴转移
D.血行转移
E.种植转移
答案:C
解析:直肠癌的转移途径有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种植转移等。其中淋巴转移是直肠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癌细胞可沿肠壁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至局部淋巴结及远处淋巴结。直接蔓延是肿瘤向周围组织侵犯;血行转移多发生在晚期,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肝脏、肺等器官;种植转移较少见。
4.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切口感染
B.腹腔脓肿
C.肠粘连
D.阑尾残株炎
E.粪瘘
答案:A
解析:阑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阑尾残株炎、粪瘘等。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残留血肿和异物、引流不畅等原因引起。腹腔脓肿多在术后57天出现;肠粘连与手术损伤、炎症等有关;阑尾残株炎是阑尾残端保留过长所致;粪瘘较少见。
5.胃肠减压期间的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病人应禁食及停口服药物
B.随时观察吸引是否有效
C.注意口腔护理
D.及时更换收集瓶
E.若发现胃管有鲜红血液吸出,继续持续吸引
答案:E
解析:胃肠减压期间,病人应禁食及停口服药物,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的分泌;要随时观察吸引是否有效,保证胃肠减压的效果;注意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及时更换收集瓶,防止逆行感染。若发现胃管有鲜红血液吸出,可能有胃肠道出血,应暂停吸引,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而不是继续持续吸引。
6.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与残胃吻合的器官是()
A.空肠近端
B.空肠远端
C.十二指肠
D.回肠近端
E.结肠近端
答案:A
解析: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是将胃残端与空肠近端吻合,使食物直接进入空肠,而不经过十二指肠。这样可以避免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等并发症,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其他的并发症,如倾倒综合征等。
7.绞窄性肠梗阻的腹痛特点是()
A.阵发性绞痛
B.持续性隐痛
C.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
D.全腹胀痛
E.刀割样疼痛
答案:C
解析:绞窄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管血运障碍引起的肠梗阻,其腹痛特点是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阵发性绞痛多见于单纯性肠梗阻;持续性隐痛可能是肠道慢性疾病的表现;全腹胀痛可见于多种肠梗阻类型,但不是绞窄性肠梗阻的典型特点;刀割样疼痛常见于胃肠道穿孔等疾病。
8.结肠造口术后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造口袋底盘开口应与造口直径大小一致
B.当造口袋内充满三分之一排泄物时,应及时更换
C.结肠造口开放后即应开始扩肛
D.造口周围皮肤用酒精消毒
E.术后早期应取右侧卧位
答案:B
解析:造口袋底盘开口应比造口直径大12mm,以避免压迫造口;当造口袋内充满三分之一排泄物时,应及时更换,以防止排泄物外漏刺激皮肤;结肠造口开放后1周左右开始扩肛,防止造口狭窄;造口周围皮肤应用温水清洁,避免用酒精消毒,以免刺激皮肤;术后早期应取左侧卧位,防止流出的粪便污染腹部切口。
9.下列哪项不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表现()
A.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
B.腹肌紧张呈板状腹
C.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D.肠鸣音亢进
E.恶心、呕吐
答案:D
解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表现包括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迅速蔓延至全腹;腹肌紧张呈板状腹;由于气体进入腹腔,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而肠鸣音亢进多见于肠梗阻等疾病,不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表现,穿孔后肠鸣音多减弱或消失。
10.对诊断肠梗阻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