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腹腔引流管插管病人发生意外拔管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docx
文件大小:21.1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1.56千字
文档摘要

2024腹腔引流管插管病人发生意外拔管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当腹腔引流管插管病人发生意外拔管,需立即启动以下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现场紧急处理

1.立即呼叫:护士在发现病人意外拔管后,要立刻呼叫医生及其他医护人员前来协助处理。若当时正在进行其他操作,应第一时间停止,迅速到达病人身边。

2.评估病情:快速查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观察病人的神志、面色、有无腹痛、腹胀等情况;查看引流管拔出的长度、完整性以及引流口有无出血、渗液等。

3.伤口处理: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引流管口,防止腹腔内容物进一步外漏和外界细菌侵入。避免过度挤压,以免造成腹腔内压力改变导致不良后果。若引流管带出较多腹腔内容物,需及时清理干净。

4.安抚病人及家属:意外拔管可能会使病人和家属产生紧张、恐惧情绪,护士要保持冷静,用温和、专业的语言安慰他们,向其简要说明目前的处理措施和后续的计划,缓解他们的焦虑。

通知相关人员

1.医生:护士要在第一时间向医生详细汇报意外拔管的经过、病人目前的状况以及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决策。

2.护士长:护士长应了解事件的全貌,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后续的处理和护理安排,协调资源,确保病人得到妥善的治疗和护理。

3.医院相关部门:若情况较为严重,如病人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等情况,需及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以便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进一步评估与处理

1.再次评估病情:医生到达后,会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以评估腹腔内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出血、感染、肠瘘等并发症。

2.制定处理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处理方案。如果腹腔情况稳定,无明显并发症,可对引流口进行常规消毒、换药处理;若存在出血等情况,可能需要采取止血措施,如药物止血、介入止血或手术止血;若怀疑有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3.密切观察病情:在处理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准确记录引流口的渗血、渗液情况以及病人的出入量。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记录与上报

1.详细记录:护士要准确、详细地记录意外拔管的时间、经过、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采取的处理措施以及处理后的效果等信息。记录要客观、真实、及时、准确,以便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2.事件上报:科室要按照医院的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时将意外拔管事件上报给相关部门。上报内容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病人基本信息、事件经过、处理结果等,以便医院对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处理流程

1.发现意外拔管:护士在巡视病房或进行护理操作时发现病人腹腔引流管意外拔出。

2.现场紧急处理

立即呼叫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

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引流管情况及腹部体征。

用无菌纱布按压引流口。

安抚病人及家属。

3.通知相关人员:按顺序通知医生、护士长和医院相关部门。

4.进一步评估:医生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评估腹腔内情况。

5.制定处理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制定个性化的处理方案,如保守治疗、止血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6.实施处理措施:医护人员按照处理方案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操作。

7.密切观察病情:护士持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引流口情况等,及时记录并报告病情变化。

8.记录与上报:护士详细记录事件经过和处理情况,科室按规定上报不良事件。

9.后续护理与随访: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了解其康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