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24版).docx
文件大小:107.16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0
总字数:约7.68千字
文档摘要

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24版)

???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有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每年开展2000万例腹股沟疝手术。为确保手术质量,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腹股沟疝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专家工作组组织国内相关专业部分专家,在《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8年版)》的基础上,加以讨论、修订并增加了部分条款,形成《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24版)》,供临床医师参考与实践。

??本指南采用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证据评价标准。推荐强度分级、证据级别见表1。

1?定义

腹股沟疝指发生在腹股沟区域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通过腹股沟区域潜在间隙或存在的缺损,向体表突起的结构性包块,腹壁缺损可能是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典型的腹股沟疝具有疝环(颈)、疝囊、疝内容物和疝被盖等结构。依据解剖学“肌耻骨孔”的观念,腹股沟疝包括斜疝、直疝、股疝,及较为罕见的股血管前外侧疝等[1-4]。

??巨大阴囊疝由腹股沟疝发展所致,疝囊进入阴囊且巨大,达到或超过大腿中上1/3处[5]。

2?病因

形成腹股沟疝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病人性别、年龄、家族史有关。包括:(1)腹股沟疝常发生于男性,年龄分布于两端,婴幼儿和老年人更多见[6-7]。(2)先天因素。如鞘状突未闭、腹股沟管发育不良(长度较短、斜度不足)等情况。腹股沟疝的发生是否受遗传因素影响,目前尚无确切证据,但有研究结果表明,腹股沟疝病人后代的腹股沟疝发生率与其他人群相比明显升高[7-8]。(3)后天因素,即机体的生长发育、营养代谢不良,如慢性肝病、腹腔积液、肾病等,及各种引起腹股沟区域腹壁组织(细胞外基质)胶原代谢或其成分改变的情况;也与长期吸烟、有下腹部手术史等有关[7-9]。

3?分类与分型

对腹股沟疝进行分类与分型的目的在于:(1)更准确描述病情。(2)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3)随访比较及评价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2,8-9]。?

3.1?分类?

3.1.1?按疝发生的解剖部位分类?

此种方法在临床最为常用。包括:(1)斜疝,即从内环进入腹股沟管的疝。(2)直疝,即从直疝三角突起的疝。(3)股疝,即经股环进入股管的疝。(4)复合疝,即同时存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疝。(5)股血管周围疝,即位于股血管前方或外侧的疝。

3.1.2?按疝内容物进入疝囊的状况分类?

(1)易复性疝,即疝常在病人站立或活动时出现,平卧休息后或用手推送后可回纳腹腔。(2)难复性疝,即平卧后甚至用手推送,疝不能完全回纳,但疝内容物未发生器质性病理学改变。滑动性疝属难复性疝的一种类型,有部分疝囊是由腹腔内器官(如盲肠、膀胱等)构成。(3)嵌顿性疝,即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受压,不能还纳,可伴有临床症状(如疼痛和消化道梗阻的表现),但疝内容物尚未发生血液循环障碍。(4)绞窄性疝,即为嵌顿疝病程的延续,若错失最佳治疗时间,疝内容物出现了血液循环障碍,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腹膜炎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1-3]。?

3.1.3?特殊类型疝?

进入疝囊的内容物相对特殊,对疝病的发展和治疗有一定影响[1-2]。包括:(1)部分肠壁嵌顿疝(Richter疝),即嵌顿的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即使出现嵌顿或发生了绞窄,但可无肠梗阻的临床表现。(2)小肠憩室嵌顿疝(Littre疝),即嵌顿的疝内容物是小肠憩室(通常为Meckel憩室)。此类疝也易发生绞窄,早期症状不明显。(3)逆行性肠襻嵌顿疝(Maydl疝)。有两个或更多的肠襻进入疝囊呈“W”状,位于疝囊内的肠襻血液循环可以正常,但腹腔内的肠襻可能存在坏死肠段,需做全面检查。(4)阑尾嵌顿疝(Amyand疝),即疝内容物为阑尾,因阑尾常并发炎症、坏死和化脓而影响修补。?

??另外,根据是否进入阴囊可分为:(1)进入阴囊的疝。多为斜疝且病史较长,疝囊容积较大;疝囊容积较大的直疝也可进入阴囊。(2)未入阴囊的疝。多为疝囊容积较小的疝或初发直疝[2]。

3.1.4?巨大阴囊疝?

由于疝囊巨大,可出现腹壁功能不全(lossofabdominaldomain,LOD)[8-9]。

3.2?分型?

分型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对疝病的病情做更细致的划分。目前,国内外已有十余种腹股沟疝的分型方法,如Nyhus、Bendavid、DRGsystems、临床参数评分等分型系统[10-12]。

3.3?病理生理学改变?

当腹腔内器官或组织进入疝囊后,由于疝环(颈)存在,可压迫疝内容物,形成嵌顿疝。如疝内容物为肠管时,可造成肠管的机械性梗阻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变化。随着受压时间延长,肠管出现水肿、渗出和被嵌顿肠管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疝内容物坏死、穿孔,发生严重的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进入阴囊的疝大多病史较长,其疝囊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