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教学查房
01定义
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溃疡形成。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男女发病率亦无明显差别。
02病理
病变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呈连续性非节段分布。活动期粘膜呈弥漫性炎症反应,可见水肿、充血与灶性出血,由于炎性细胞的浸润,可形成广泛浅小不规则溃疡,溃疡面可逐步扩大。病变一般局限于粘膜与
粘膜下层,少数重症者可累及肌层。结肠炎在反复发作,不断破坏和修复的慢性过程中,丧失正常结构,大量新生肉芽组织增生,常出现炎
性息肉,同时由于溃疡愈合形成瘢痕,粘膜基层与肌层增厚,使结肠变形缩短,结肠袋消失,甚至有肠腔狭窄。
03临床表现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贫血
▲【临床表现】多数起病缓慢,病程长,呈慢性经过,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部分病人可因饮食失调、劳累、精神刺激、感染等诱发或加重症状。
▲(一)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大多数病人有腹泻症状,粘液脓血便是UC活动期的重要的表现,严重者每日腹泻可达10次以上。
2、腹痛一般均有轻或中度腹痛,轻者或缓解期病人可无腹痛或有腹部不适。临床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伴有里急后重。重症病人可出现持续性剧痛。
3、其他症状可有上腹胃部不适、腹胀,严重者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二)全身表现
轻者不明显,中、重型病人发作期可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重症者可出现高热、脉速、低钾血症、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
▲(三)肠外表现
A本病常见的胃肠道外表现有口腔黏膜溃疡、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眼脉络膜炎等。少数病人可出现情绪不稳、抑郁、失眠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精神神经症状。
▲(四)体征
▲轻者仅有左下腹部轻度压痛,重者可有明显的鼓肠、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
小肠
横结肠
6升结肠
降结肠
回盲部
小肠回盲部
直肠肛门
人体消化道溃结主要累及大肠克罗恩病可累及消化道各段
人体消化道
溃结主要累及大肠
04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血红蛋白在中、重型病人可有下降。活动期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增快,血清白蛋白及钠、钾、氯降低(C反应蛋白增加)
▲粪便检查粪便常规检查肉眼观常有粘液脓血,显微镜检有红细胞和脓细胞,急性期可见巨噬细胞
▲纤维结肠镜和粘膜活组织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镜检可见:直肠附有脓性分泌物;明显处可见弥漫性糜烂或多发
性浅溃疡;慢性病变可见假性息肉
△X线钡剂检查粘膜皱襞粗乱或有细颗粒变化
05处理要点
治疗原则:为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
(一)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吡啶(SASP)为首选药物,适用于轻、中型或重型用其他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也可其他磺胺类药如美沙拉嗪、奥沙拉秦等
2.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常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d或地塞米松10mg/d静脉滴注,情况好转后,可改为泼尼松60mg/d口服,以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病变局限在直肠、乙状结肠病人,可用糖皮质激素加生理盐水作保留灌肠;也可用布地奈德灌肠剂作保留灌肠
3.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激素依赖的慢性持续型病例
(二)手术治疗
并发结肠大出血、肠梗阻、肠穿孔、癌变及中毒性巨结肠时需手术治疗
06护理
护理诊断
疼痛腹泻
营养失调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O患者的基本信息
②
②简要病史
目录DNTENTS
目录
DNTENTS
3护理诊断
4
4护理措施
5健康教育
⑥提问总结
基本信息|Abouthe
姓名:杨德贤
年龄:69岁
性别:男
床号:44
最高学历:大专
血型:0型
简要病史
杨德贤,男,69岁,已婚,汉族,上海市人,患者因“腹泻3月,双下肢水肿20余天”于2015年4月19日门诊拟“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收治入院。患者于3月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反复解稀水样便,夹杂少量暗红色血块,无脓液,伴乏力、里急后重,无明显发热、畏寒、寒战、腹痛等不适,先后多次就诊杨浦区中心医院,予以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仍反复腹泻、次数逐渐增加至10余次/天,20余天前就诊我院肛肠外科,查体发现双下肢凹陷水肿,肠镜检查提示溃疡性结肠炎估计,结肠息肉。自发病以来,病人精神状态一般,体力差,食欲食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