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心房颤动病理、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策略、药物选择、护理问题及措施.doc
文件大小:21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1.72千字
文档摘要

临床心房颤动病理、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策略、药物选择、护理问题及措施

房颤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指心房收缩和舒张失去正常的节律,发生快速无序的小幅颤动,使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

房颤原因

房颤临床表现

◆心悸:感到心脏跳动紊乱、心跳加快体力疲劳或劳累。

◆眩晕:头昏眼花甚至晕倒。

◆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不舒服。

◆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休息时感到呼吸困难。

!注意:大约1/3的病人没有明显症状,部分病人表现为一阵一阵的发作。这也是导致房颤漏诊,延误治疗的重要原因。

房颤危害

?正常情况下,心脏规律搏动,将血液泵向全身

原理:窦房结(SA)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产生的电信号经传导系统传导到整个心肌,从底部到顶部,协调规律的发出。

房颤患者

原理:心脏起搏点异常,这些异常的电信号频率高且杂乱无章,导致心房快速颤动,并引起心室无规律收缩。由于心房收缩无规律,因此心房内血液不能完全注入心室,这部分血液留滞在心房内,尤其是左心耳位置形成湍流。

房颤发现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阵发或持续心悸、原发心脏病史等。

●重视体检:血压测量、脉搏触诊,可发现三个”不一致“征象:

心律绝对不整、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脉率心率)。

●心电图:心电图上P波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f波,同时心室

RR节律绝对。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治疗策略和药物选择

药物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通过药物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减少房颤发作频率和维持时间。

◆预防血栓栓塞:根据CHADS2或CHA2DS2-VASc评分,对高危患者给予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控制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心室率,减轻症状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药物浓度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安全。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

●电复律治疗

通过短暂高能电脉冲使心房肌细胞同时除极,恢复窦性心律。适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转复。

●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至心房肌组织,产生热效应使局部心肌细胞坏死,达到消除异常电信号传导的目的。适用于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

●外科迷宫手术:通过一系列切口和缝合线,改变心房内的电信号传导路径,从而消除房颤。适用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房颤患者。

护理问题及措施

◆心率和节律监测:

(1)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节律,通过心电图监测进行定期检查。

(2)指导患者和家属测量脉搏的方法,以便自我监测。

(3)根据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比如:利多卡因、美西律、美多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等,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预防血栓栓塞:

(1)评估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进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2)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

(3)告知患者抗凝治疗的注意事项,如饮食限制、避免受伤等。

(4)定期进行凝血功能监测,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饮食和水分管理:

(1)提供低盐、低脂、富含营养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2)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3)告知患者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运动和休息:

(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运动计划,避免过度劳累。

(2)告知患者休息的重要性,保证充足的睡眠。

(3)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日常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心理护理:

(1)房颤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护士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2)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情感,给予正面的心理暗示。

(3)介绍康复期的注意事项和自我管理方法,增强患者的信心。

◆健康教育:

(1)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房颤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护理要点。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如剂量、用法、时间等。

(3)告知患者定期复诊的重要性,以及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出院指导:???

(1)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饮食、运动、用药、自我监测等方面。

(2)告知患者如何预防跌倒和晕厥等并发症。

(3)提供联系电话,方便患者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