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二诊理综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越快,反应完成的时间就越短
B.反应速率越慢,反应完成的时间就越短
C.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温度无关
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硫酸
D.乙醇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的形成是由于基因突变
B.物种的形成是由于自然选择
C.物种的形成是由于基因重组
D.物种的形成是由于遗传
4.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C.地球的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D.地球的自转速度与公转速度相同
5.下列关于物理量的单位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单位是牛顿
B.时间的单位是秒
C.长度的单位是米
D.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6.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称为______。
7.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
8.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生存能力的个体会更容易______。
9.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______、______。
10.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1.计算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
\[2A(g)\rightleftharpoonsB(g)+C(g)\]
初始时,A的浓度为0.4mol/L,反应进行到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0.2mol/L,B和C的浓度均为0.1mol/L。
12.计算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为2kg,加速度为4m/s2,求物体受到的重力。
13.一个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从初始状态(体积V1=5L,压强P1=1.0atm)膨胀到最终状态(体积V2=10L),求最终状态的压强P2。
五、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4.简述生物体内能量的来源和转换过程。
15.解释地球自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16.列举三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并简要说明原因。
17.介绍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及其对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
六、综合应用题(每题[20]分,共[60]分)
18.根据以下数据,计算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
\[N_2(g)+3H_2(g)\rightleftharpoons2NH_3(g)\]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开始时N2和H2的浓度分别为1.0mol/L和3.0mol/L,NH3的浓度为0mol/L。当反应进行到平衡时,N2的浓度变为0.6mol/L,H2的浓度为1.8mol/L,NH3的浓度为0.9mol/L。
19.一位运动员在水平跑道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跑道宽度为100米。求运动员通过整个跑道所需的时间。
20.分析某地区的气候变化,并给出至少两条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A
解析思路: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速率越快,完成反应所需时间越短。
2.D
解析思路: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乙醇在水溶液中不电离,因此不导电。
3.B
解析思路:自然选择是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强调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4.B
解析思路:地球公转的周期即一年,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5.C
解析思路: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牛顿是力的单位,秒是时间的单位,米/秒是速度的单位。
二、填空题
6.化学反应
解析思路: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7.金属
解析思路:金属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移动。
8.繁殖
解析思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生存能力的个体会更容易繁殖后代。
9.昼夜交替、时差
解析思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包括昼夜交替和时差,地球的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10.米
解析思路: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四、计算题
11.K=1/3
解析思路:平衡常数K的计算公式为K=[NH3]^2/([N2]^[2/3]*[H2]^[3/2]),代入数值计算得K=1/3。
12.重力F=2kg*4m/s2=8N
解析思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m是质量,a是加速度,代入数值计算得重力F。
13.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