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外伤现场救助流程
目录CATALOGUE02.初步评估与呼救04.创伤分类与处理原则05.特殊部位伤害应对策略01.03.伤员稳定与基础生命支持06.团队协作与后续转运概述与背景
01PART概述与背景
多种伤害同时存在多发性外伤指在同一事件中,患者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伤害,如骨折、出血、烧伤等。严重程度不一多发性外伤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可能从轻微到危及生命。复杂性与救治难度多发性外伤患者伤情复杂,救治难度大,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多发性外伤定义
多发性外伤患者可能因严重出血、休克、窒息等危及生命,及时救助至关重要。挽救生命及时、正确的救助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伤残有效的现场救助可以缩短患者到达医院后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现场救助重要性010203
第一目击者发现患者并立即报警,是启动救助流程的关键角色。第一目击者救助人员职责与角色医护人员负责现场救治,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等紧急处理,以及转运途中的监护。专业医护人员经过培训的急救志愿者可以协助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如心肺复苏、止血等。急救志愿者
02PART初步评估与呼救
检查生命体征迅速查找伤者的主要伤口或创伤部位,观察有无大出血、骨折等情况。查找主要伤口评估环境安全确认现场是否安全,避免在危险环境中进行救助,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判断伤者的呼吸、心跳、瞳孔反应等基本生命体征,以确定伤情严重程度。快速初步评估伤情
向专业急救机构请求支援,报告伤情和事故地点,等待救援。拨打急救电话寻找现场其他人员协助,共同进行救助。联络现场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遵循呼救程序,不要惊慌失措。保持冷静紧急呼救程序
01紧急处理危重伤者优先处理伤情严重的伤者,采取紧急措施,如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等。安排优先处理顺序02处理次要伤口在确保危重伤者得到处理后,逐步处理其他伤者的伤口。03安排伤者休息为伤者安排舒适的休息姿势,避免进一步伤害,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03PART伤员稳定与基础生命支持
迅速清除伤员口鼻内的泥土、呕吐物、血液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将伤员头部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头部侧转使用手指轻轻抬起伤员下巴,使呼吸道更加畅通。抬起下巴保持呼吸道通畅
根据出血情况,采取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或止血带等方法进行止血。止血方法包扎原则伤口处理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感染,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松紧适中。对于较大的伤口,可先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进行覆盖,再行包扎。止血与包扎技巧
骨折固定与搬运方法骨折判断通过观察伤员疼痛部位、肿胀、畸形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骨折。骨折固定使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避免进一步损伤。搬运方法在搬运过程中,要保持伤员平稳,避免颠簸和扭曲,尽量使用担架等工具进行搬运。
判断意识在伤员胸骨中下段进行连续、有节奏的按压,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之间。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即每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注意保持伤员呼吸道通畅,吹气时间要长于吸气时间。首先判断伤员是否意识清醒,如无意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操作指南
04PART创伤分类与处理原则
开放性创伤处理方法清洗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细菌。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压迫伤口止血,若动脉出血则需在近心端加压。伤口包扎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避免感染。送往医院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如有内出血,用绷带或纱布加压包扎止血。压迫止血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减少血液流向伤口。抬高伤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伤处,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如有骨折或严重疼痛,应立即送往医院检查治疗。送医检查闭合性创伤处理策略
用消毒过的镊子或针头轻轻拔出异物,避免挤压或刺入更深。拔出异物异物刺入伤口处理技巧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细菌。清洗伤口如有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包扎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并注射破伤风疫苗。送医治疗
远离火源迅速远离火源或热源,确保自身安全。冷却伤口用冷水或冰块冷却伤口,减轻疼痛和肿胀,但不要直接用冰水浸泡。去除衣物轻轻去除伤口处的衣物,避免粘连和感染。送医治疗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途中注意保暖和防止感染。烧伤和烫伤处理流程
05PART特殊部位伤害应对策略
检查受伤者的呼吸和心跳,如有必要,进行急救。如有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进行压迫止血。对于疑似颈椎受伤的情况,要用颈托或类似装置固定颈椎,避免二次伤害。尽快将受伤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头部和颈部伤害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稳定颈椎快速转运
胸部和腹部伤害处理开放性伤口处理对于胸部或腹部的开放性伤口,应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