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肾移植最早开展于1960年,吴阶平教授完成了我国首例尸体肾移植。
1972年成功的完成了我国第一例活体亲属肾移植,开创了我国肾移植的新纪元
移植数字成倍增长,我国年肾移植数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目前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供体器官严重短缺,这也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数高达30万以上,但实际上每年真正能够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仅约1万例左右,剩余无法接受器官移植治疗的患者,只能接受血液透析等其他肾脏替代治疗。
;“从我国国情出发,器官来源应优先考虑发展自愿捐献的尸体移植,即为DCD或DBD”;
“就国内目前的社会经济现状和法律与伦理道德来说,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更易于得到社会的推广和认同”;
“DCD试点项目的成功将推动我国建立一个健康、符合伦理的器官移植体系,使我国器官移植事业走向一个广阔的发展之路”。;1.刘永峰,郑树森.器官移植学.[M】.2014.人民卫生出版社
2.石炳毅,林涛,蔡明.中国活体供肾移植临床指南(2016版)[J】.器官移植,
2016,7(6):417-426.;;
截至2020年6月30日,通过各途径进行
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2146086人。;;肾脏的解剖;肾脏的解剖;肾血管——静脉;右肾动脉位于下腔静脉和肾静脉后方;肾移植;;2;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的特性,通过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规律、定时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
由于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
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优点:建立易于穿刺、血流量充足、安全、不影响生活的血液流出与回流通道。一般于4-6周成熟,成熟后方可用于透析
常用部位:上肢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大部分在左侧,非惯用手),其次为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肘部及下肢内瘘
护理:观察头静脉是否有震颤;避免在术侧输液、测血压、绑止血带
;;移植术将一个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用手术或其它方法移植到自体或另一个体的某一部位的统称;[1]刘锋,朱有华,曾力.肾移植操作技术规范(2019版)--适应证、禁忌证、术前检查和准备[J].器官移植,2019(5):469-472.;肾移植时,供体肾脏植通常和髂动脉、髂静脉相吻合;;;DCD肾脏的修整
;DCD肾脏的灌注
;;;仪器准备;物品准备;特殊器械;;;;;1;2;3;4;5;;DCD修肾的准备;DCD修肾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