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预防策略
一级和二级预防指南;卒中:困扰全球的健康问题;全球卒中复发居高不下;中国卒中复发更为严重;卒中二级预防任重而道远;2021年5月1日,AHA/ASA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公布,是神经科医生的重要工具;新指南以预防缺血性卒中/TIA再发为目标,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了二级预防的推荐,其中最重要的两类人群分别是;为什么聚焦于这两类人群?
——基于被重新重视的一大类疾病:ASCVD;卒中二级预防的三大基石;;降压治疗是卒中二级预防的最重要的干预手段;2021AHA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推荐:
既往未治疗的伴高血压的卒中或TIA患者,在发病后数天内如血压高于140/90,启动降压治疗。血压低于140/90者降压治疗无肯定获益
既往已治疗的伴高血压的卒中或TIA患者,为了预防卒中再发和预防其他血管事件,在发病数天后应重新开始降压治疗;腔隙性卒中患者降压目标值的探索:SPS3研究;SPS3?StudyGroup,etal.Lancet.2021;382(9891):507-15.?;2021AHA推荐:理想的降压药物由于缺乏依据而尚不确定。现有资料提示利尿剂或利尿剂联合ACEI类是有效的。
2021JNC-8的推荐:JNC8建议根据人群选药〔黑人首选CCB和利尿剂,肾功不全者首选ACEI/ARB〕
2021AHA的推荐:根据血压分级选药〔1级首选利尿剂,2-3级四类均可或联用CCB/ARB〕;药物的选择和血压目标值应根据药物特性,作用机理和患者情况(如颅外脑血管狭窄、肾功能不全、心脏疾病和糖尿病〕进行个体化选择。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限盐、减重、多食蔬菜和水果,规律运动,限制酒精。;降压的要求——平稳降压;清晨时段,血压明显升高,心脑血管事件高发;SPARCL研究:阿托伐他汀使卒中患者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显著降低;2021AHA/ASA指南:
对动脉粥样硬化源性卒中/TIA患者血脂异常的管理推荐;问题:
1、什么叫强化降脂?
2、LDL控制在100mg/dL(2.6mmol/l)以下,具体是多少?
;什么是强化降脂?;卒中/TIA患者的血脂降到多少适宜?;抗栓治疗可降低卒中早期复发;非心源性卒中/TIA:抗血小板治疗显著降低卒中风险;多中心,双盲,抚慰剂对照研究
;Hazardratio,0.68(95%CI,0.57–0.81)P0.001;非心源性卒中/TIA二级预防的抗栓管理推荐;非心源性卒中/TIA二级预防的抗栓管理推荐;心源性卒???:新型口服抗凝药在疗效和平安性上均优于华法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1.手术指征:过去6个月内有缺血性卒中或TIA,且有同侧重度〔大于70%〕颈动脉狭窄者,如果围手术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预计低于6%,推荐做CEA手术;近期有缺血性卒中或TIA且有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50-70%〕,如果围手术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预计低于6%,根据病人年龄性别共病情况进行CEA手术;狭窄小于50%,不推荐CEA或CAS→病症性中重度狭窄可以手术
2.手术方式选择:非侵入性影像检查发现颈内动脉狭窄大于70%,或基于导管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大于50%,CAS可以作为CEA的替代方式;超过70岁者,尤其是动脉情况不适于血管内介入操作时,CEA的预后可能优于CAS;对于年轻患者,CAS在围手术期风险和远期同侧卒中风险方面与CEA相等;病症性狭窄大于70%,当CEA手术风险过大或一些特殊情况如放射性狭窄或CEA后再狭窄时,CAS是合理的→CEA和CAS的权衡。
3.最正确药物治疗方案:对于所有颈动脉狭窄伴有TIA或卒中病人,最正确药物治疗应包括抗血小板,他汀,危险因素控制;颅外椎动脉狭窄的治疗:
所有病症性颅外段椎动脉狭窄病人常规预防重点在于抗栓、降脂、控制血压和生活方式调整;
当最正确药物治疗仍出现病症时可考虑血管内支架治疗;也可考虑开放性手术治疗包括椎动脉内膜切除;2021AHA/ASA指南:
病症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推荐;2021AHA/ASA指南:
病症性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推荐;卒中二级预防其他方面的推荐方案;生活方式调整;卒中二级预防需综合防治;指南离我们多远?——中国;指南离我们多远?——中国卒中后血压管理
卒中患者出院1年后仅37.1%使用降压药;卒中一级预防的几个问题;抗血小板药物一级预防应用的系列指南;抗血小板药物一级预防应用的系列指南;抗血小板药物一级预防应用的系列指南;他汀药物一级预防应用的系列指南;他汀药物一级预防应用的系列指南;附:AHA卒中委员会推荐中使用的证据水平与建议分类定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