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脑室内肿瘤影像诊疗讲义.ppt
文件大小:5.87 MB
总页数:61 页
更新时间:2025-03-16
总字数:约3.59千字
文档摘要

脑室内肿瘤影像诊疗

脑室内肿瘤侧脑室内肿瘤三脑室内肿瘤四脑室内肿瘤

侧脑室肿瘤侧脑室内肿瘤是指来源于侧脑室壁、脉络膜组织及异位组织的肿瘤。侧脑室肿瘤多发生于侧脑室的前部及三角区。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岁以前发病者较多,左侧似多于右侧,男多于女。常见者有脑膜瘤、室管膜瘤、脉络膜乳头状瘤及上皮样囊肿,其中以脑膜瘤为最多。侧脑室的前部以胶质瘤为多见,后部多发生脑膜瘤,脉络膜乳头状瘤则多发生于三角区,并可向脑室的其它部位延伸,有时可通过室间孔而长入第三脑室。PartⅠ

【临床表现】脑室内肿瘤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只有当肿瘤阻塞了脑脊液循环通路,或当肿瘤压迫其周围脑组织时才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颅内压增高症和病灶症状。

局灶症状——定位体征肿瘤对各不同部位的周围脑结构产生压迫或破坏,而出现各种不同的脑损害症状和体征。肿瘤可累及内囊、基底节,也可向脑实质内生长,从而病人出现半身或单肢型的瘫痪和感觉障碍,以及病灶对侧较轻的中枢性面瘫,同向性偏盲等。左侧颞、顶、枕交界区受到侵犯,病人将出现失认及失语症。脑室周围组织受累及所产生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常随颅内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颅内压严重升高时,症状变得明显,颅内压下降时可暂时得到缓解。

精神障碍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一般症状比较轻,在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周身软弱无力,对周围反应迟钝及精神萎靡等。

视神经乳头改变早期视神经乳头水肿,呈现视神经乳头边界不清,生理凹陷的消失,有时可见有放射状的小血管影,片状呈绒毛样的血管团及静脉波动。晚期继发性的视神经萎缩,病人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这是长期颅内压升高所造成的结果。病人常在视力减退以前出现一过性的黑曚即阵发性的眼前发黑,这是将要出现视力减退的信号。

癫痫发作侧脑室肿瘤时少数病人可出现癫痫发作,一般认为由颅内压增高所引起,在临床上表现为大发作,一过性强直性痉挛性发作,没有定位意义。

室管膜瘤Ependymoma室管膜瘤起源于室管膜,约占胶质瘤的16%,多见于小儿及青少年。50%发生在5岁以下,幕下占60%-70%,特别是多来自第四脑室;幕上占30%-40%。病理特点为肿瘤常位于脑室周围或脑实质内,多呈实性,囊性变常见,出血少于14%,50%的肿瘤内有钙化,肿瘤细胞脱落可随脑脊液向他处转移种植。

CT表现???①平扫肿瘤呈菜花状的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

???②肿瘤位于第四脑室时,一般在瘤周可见残存的脑室;呈带状或新月形局限性脑脊液密度区,幕上肿瘤常发生在脑室周围,多位于顶、枕叶。

???③20%肿瘤有钙化,呈单发或多发点状,幕下者多见,幕上少见。

???④肿瘤常有囊性变;增强扫描肿瘤呈中等强化。

???⑤可发生阻塞性脑积水。

???⑥发生室管膜下转移时,侧脑室周边可见局灶性密度增高块影或条状密度增高影。

MR表现???①脑室内或以脑室为中心的占位性病变,T1加权为略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

???②脑室内的病变边缘光滑,周围水肿轻微。

???③常见大片样囊变、出血和钙化。

???④大多数病变强化明显,少数轻微强化。

???⑤可沿脑脊液途径种植转移。

???⑥局限性阻塞性脑积水。

室管膜瘤----共性CT平扫稍高密度或等密度钙化发生率约50%MRT1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高信号轻度不均质强化

ependymoma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subependymoma室管膜下室管膜瘤是一类罕见的、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属于Ι级,多无临床症状,仅于尸体解剖时偶然发现,但当肿瘤阻塞脑脊液通道时则产生临床症状,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可发生于脑室系统通道上的任何部位,但以侧脑室和第4脑室最为常见

肿瘤组织分类将其归为室管膜肿瘤,该肿瘤在大片胶质纤维的构成中可见成簇的大小一致的室管膜细胞幕上室管膜下室管膜瘤钙化相当少见,而幕下者钙化很常见;幕上室管膜下室管膜瘤血供差,大的肿瘤还经常可以见到陈旧性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着室管膜下室管膜瘤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幕上肿瘤位于侧脑室内孟氏孔附近,CT平扫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很少显示钙化及坏死;MRT1WI示肿瘤呈等、低信号,其内可见多数微囊状更低信号区,肿瘤飘浮于侧脑室中;T2WI示肿瘤呈均匀高信号;CT、MR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征象。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鉴别诊断室管膜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脑膜瘤中枢神经细胞瘤

subependymoma

Subependymoma

Subependymoma

Subependymoma

subependymoma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由室管膜上皮外面的一层星形细胞长出的肿瘤,称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临床少见,在15%的结节硬化患者病人中发生这种肿瘤。患者多为儿童,肿瘤的恶性度为I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