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服务规范
PAGE\*ROMAN
PAGE\*ROMANII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缩略语 1
基本要求 1
临床表现 1
疼痛 1
骨折 2
脊柱变形 2
辅助检查 2
DXA 2
QCT 2
BTM检测 2
服务提供 2
医疗服务 2
护理服务 3
康复服务 3
评价改进 4
服务评价 4
持续改进 4
参考文献 5
PAGE
PAGE1
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服务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基本要求、临床分型、辅助检查、诊疗服务、健康教育和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内的医疗机构开展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服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008—2001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术语和定义
MZ/T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老年人
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
[来源:MZ/T008—2001,2.1]
3.2
老年骨质疏松症
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生的,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
征的全身性骨病。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TM:骨转换标志物(Boneturnoverbiochemicalmarker)
QCT: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uantitativecomputedtomography)DXA:双能X线吸收检测(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
基本要求
医疗机构应具有与其业务开展相适应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
临床表现
疼痛
患者可能出现腰背酸痛和周身酸痛。
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疼痛加重时,患者活动受限。
骨折
骨质疏松严重时可能发生脆性骨折。易发生脆性骨折的部位常见于脊柱、髋部、四肢等。
发生脆性骨折后极易发生再次骨折,多见于女性,常见骨折部位是椎体。
脊柱变形
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身高缩短和驼背。
骨质疏松严重且出现椎体骨折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胸廓畸形,腹部受压,严重者影响心肺功能。
辅助检查
DXA
对于≥65岁女性和≥70岁男性,直接推荐DXA进行骨密度检测。
若DXA检测出现以下情况,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
根据骨密度测量结果,与同性别年轻人骨密度均值比较,T值≤-2.5;
根据骨密度测量结果,T值介于-1.0~-2.5,即骨量减少,同时合并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脆性骨折。
若DXA检查,T值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并伴有一处或多处脆性骨折史,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QCT
通常取2个腰椎椎体松质骨骨密度平均值,腰椎QCT骨密度绝对值:>120mg/cm3为骨密度正常,80mg/cm3~120mg/cm3为低骨量,<80mg/cm3为骨质疏松。
QCT宜与临床影像检查的胸、腹部或髋部等CT扫描同时进行,单独扫描时应采用低剂量CT扫描技术。
BTM检测
BTM检测可用于评定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骨转换状态,鉴别是否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评价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指标。
应预先检测BTM基线水平,作为对照。可在用药后3个月开始BTM检测,每隔3个月~6个月检测1次。通过BTM测值变化,可以评估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治疗的依从性,据此调整治疗方案。
服务提供
医疗服务
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补充钙剂和(或)维生素D与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但不宜单次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
对于肝肾疾病导致维生素D羟化受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首选活性维生素D,并定期监测血钙、尿钙水平。
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清25(OH)D水平,评估维生素D补充效果。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每日摄入元素钙的总量为1000mg~1200mg,每日最高可耐受量为
2000mg,除饮食补充外,每日尚需补充元素钙500mg~600mg。
高钙血症或高尿钙症患者禁用钙剂。
中药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选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中成药治疗。
也可选用含有淫羊藿、杜仲、黄芪等成分的中药。
其他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