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腰椎滑脱症诊断治疗.ppt
文件大小:8.91 M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2.87千字
文档摘要

L5S1峡部裂Ⅱ°滑脱第23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滑脱分度:Meyerding分类度法(1932年):滑脱程度按下位椎体上缘前后径分为4份,由滑脱椎体后缘引出直线,与下位椎上缘交角处,测量前移程度。前移在1/4以内者为Ⅰ度,在2/4以内者为Ⅱ度,超过2/4以上者为Ⅲ度,超过3/4者为Ⅳ度,与下位椎完全错开者为Ⅴ度。第24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斜位片,图中箭头处为峡部裂狗颈征图示狗嘴表示同侧横突,狗眼表示椎弓根,狗耳为上关节突,狗颈为峡部,狗体为椎板,前后狗腿表示同侧与对侧之上下关节突,狗尾为对侧横突第25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MRI:矢状位可清晰显示硬脊膜及马尾受压部位、程度、也可显示滑脱程度,且对排除椎管内其他病变也有重要意义,有条件的可作为常规检查。第26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CT:普通椎间盘扫描很难发现峡部不连,但对椎间盘退变及突出情况有意义。4、高速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可重建峡部不连及滑脱模型,用于严重和复杂的滑脱术前拟定手术方案。5、椎间盘和脊髓造影:已少用。第27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EBT三维重建脊柱滑脱第28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无症状一般不需治疗。1、保守治疗:适用于Ⅰ°滑脱,无马尾、神经根受压表现的患者。⑴佩戴支具。⑵功能锻炼。⑶药物:NSAIDs、肌肉松弛剂、糖皮质激素等。第29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0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历史回顾1782年比利时医师Herbinlaux最先描述了腰5椎体在骶骨上向前滑移的病例。1854年Kilian提出脊柱滑脱症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个椎体与其相邻的下一椎体相对向前滑移”。1855年Robert指出椎弓缺陷是本症的基本病变。国内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报道椎弓崩裂与脊柱滑脱。1957年Taillard将脊柱滑脱症定义为“由于关节突间连续断裂或延长而引起椎体与其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一同向前滑移。”第2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腰椎滑脱的病因及分类Ⅰ、先天性:与宫内发育、家族及种族有关Ⅰa:关节突发育不良呈水平排列,常伴脊柱裂。Ⅰb:关节突呈异常矢状排列,后方支持结构发育不良,但椎弓多完整。Ⅰc:其他先天畸形如先天脊柱后凸和前或后成角畸形等。第4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Ⅱ、疲劳性骨折:均为峡部应力骨折所致。人在处于站立时,下腰承受的压力较大。导致迁移的分力作用于骨质相对薄弱的峡部,长期反复作用可导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a:峡部疲劳骨折不愈合致峡部崩裂。b:峡部疲劳骨折愈合,椎弓完整但拉长。第5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峡部崩裂后引起滑脱的过程正常峡部骨折峡部不连脊柱滑脱第6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Ⅲ、退行性:脊柱和关节突长期退行性不稳,前滑椎体的下关节突发生小压缩骨折导致关节突变为水平方向,且伴旋转不稳定。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6倍。但该型滑脱很少超过Ⅱ度。也称假性滑脱。第7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Ⅳ、创伤性:见于严重的后伸性损伤,如空军飞行员、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其病程较慢,与急性骨折-脱位有区别。第8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后伸性峡部疲劳骨折第9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Ⅴ、病理性:由全身或局部骨骼病变引起,较少见。Ⅴa:全身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症等。Ⅴb:局部性骨病,如骨感染、肿瘤等。第10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Ⅵ、手术后滑脱:如脊柱后路融合减压术后,因术中切除过多后方支持结构,上位椎体应力集中出现滑脱。第11页,共4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峡部不连及脊柱滑脱的病理改变峡部不连椎弓的异常活动:峡部为纤维软骨样骨痂,其内有脊神经后支和窦椎神经的分支,椎弓的异常活动可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