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运动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二节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重点难点重点: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病人的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难点: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病人的分类、身体状况和辅助检查
工作情景与任务导入情景:建筑工人小张在工地干活时不慎从约4米高的架子上跌下,当时足、臀部着地,感腰部疼痛,双下肢不能活动,立即被工友送往医院。医嘱:腰椎CT检查,立即工作任务:1.正确对小张进行搬运。2.正确对小张进行护理评估
一、脊柱骨折概述:脊柱骨折以胸、腰椎骨折多见,颈椎骨折常伴有脱位、脊髓损伤,易致残或危及生命主要原因是暴力,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因直接暴力所致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局部疼痛、肿胀、脊柱活动受限,骨折处棘突有明显压痛和叩击痛;胸、腰椎骨折常有后突畸形;合并截瘫时,损伤脊髓平面感觉、运动、反射障碍,高位截瘫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1.X线检查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程度,关节脱位,棘突间隙改变等2.CT、MRI检查进一步显示骨骼、关节和椎管的变化
护理评估处理原则病人伴有多发性损伤,如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严重的内外出血以及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急症应优先处理
护理评估胸、腰椎骨折单纯压缩骨折:椎体压缩不足1/3者,应卧硬板床,3日后开始腰背肌锻炼,3个月后逐渐下床活动。椎体压缩大于1/3的年轻病人,可用双踝悬吊法过伸复位,复位后石膏背心固定3个月,固定期间坚持每日背肌锻炼爆破型骨折:有神经症状和有骨折片挤入椎管内者,需手术治疗
背肌锻炼
护理评估颈椎骨折稳定型骨折:牵引复位,复位后石膏固定爆破型骨折:原则上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1.急救搬运搬运方法:三人平托病人,同步行动,将病人放在硬板上;也可将病人保持平直体位,整体滚动到木板上。严禁弯腰、扭腰。如有颈椎骨折、脱位,需要另加一人牵引固定头部,并与身体保持一致,同步行动2.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预防压疮发生
二、脊髓损伤概述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入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多发生于胸腰段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闭合性钝性外伤。根据脊髓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可分为脊髓震荡、脊髓挫伤、脊髓断裂、脊髓受压、马尾神经损伤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1.脊髓震荡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可完全恢复2.脊髓挫伤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单侧或双侧同一水平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暂时消失或减弱3.脊髓圆锥损伤会阴部表现为皮肤鞍状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尿潴留和性功能障碍。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正常
护理评估4.脊髓断裂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5.马尾神经损伤损伤平面以下迟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
护理评估脊髓胸腰段损伤使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称为截瘫截瘫指数计瘫痪程度常以截瘫指数来衡量,截瘫指数由运动、感觉和内脏括约肌功能(大小便)障碍程度来决定,一般分为0、1、2三个级,0表示功能正常,1表示部分功能丧失,2表示功能完全丧失。将此三项的级别相加所得到的数值,则为截瘫指数。从截瘫指数可以大致反应脊髓损伤的程度、发展情况等,还可以比较治疗效果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1.X线检查了解脊柱损伤情况2.CT、MRI检查主要了解脊髓受压或损伤程度、损伤范围
护理评估处理原则及早稳定骨折,及早解除脊髓压迫,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后期重点是预防并发症,鼓励生活自理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躯体活动障碍与疼痛及神经损伤有关。2.有体温失调的危险与脊髓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与长期卧床、躯体不能自主活动有关4.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生活护理及时进行康复治疗,教会病人如何自行完成进食、穿衣、沐浴等,提高自理能力。教会丧失行走能力的病人使用拐杖及轮椅2.皮肤护理参见脊柱骨折病人的皮肤护理
护理措施(二)病情观察1.手术前观察注意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感觉平面有无上升趋势;观察有无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有无尿频、尿急、尿痛;骨质隆突处有无红肿、糜烂2.手术后护理继续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有无感染发生;观察运动、感觉、反射、自主神经功能有无改善
护理措施(三)治疗配合1.手术后护理遵医嘱补液、营养支持,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做好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2.呼吸道并发症护理禁止吸烟;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和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