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措施
;一、內治法
(一)骨傷內治法
1.損傷三期辯證治法
初、中、後三期。
(1)初期治法:主證、代表方
攻下逐瘀法
行氣消瘀法
清熱涼血法
開竅活血法;1.損傷三期辯證治法
(2)中期治法:主證、代表方
合營止痛法
接骨續筋法
(3)後期治法:主證、代表方
補氣養血法
補益肝腎法
補養脾胃法
舒筋活絡法 ;2.損傷部位辨證用藥法
(1)按部位辨證用藥法
頭面部:通竅活血湯、清上瘀血湯
四肢損傷:桃紅四物湯
胸脅部:複元活血湯
腹部:膈下逐瘀湯
腰及小腹部:少腹逐瘀湯
全身多處損傷:血府逐瘀湯
;2.損傷部位辨證用藥法
(2)主方加部位引經藥
上肢損傷:加桑枝、桂枝、羌活、防風
頭部損傷:加蒿本、細辛(巔頂)
加白芷(太陽)
加羌活(後枕部)
肩部損傷:加薑黃
胸部損傷:加柴胡、郁金、制香附、蘇子 兩脅部損傷:加青陳皮、延胡
腰部損傷:加杜仲、補骨脂、川斷、狗脊
腹部損傷:加枳殼、川樸、茴香
下肢損傷:加牛膝、木瓜、獨活;(二)骨病內治法;二、外治法;(2)藥膏的種類
消瘀止痛類:消瘀膏、定痛膏
舒筋活血類:三色敷藥、舒筋活絡膏
接骨續筋類:接骨散、接骨續筋膏
溫經通絡類:溫經通絡膏
清熱解毒類:金黃膏、四黃膏
生肌拔毒長肉類:生肌玉紅膏、紅油膏 ;(3)注意事項
藥膏表面覆蓋薄棉紙
換藥時間:2-4天
藥膏放置於陰涼乾燥處
發生皮膚過敏及時停藥
;(一)敷貼藥
2.膏藥
(1)膏藥的配製
藥粉+香油、黃丹
(2)膏藥的種類
治損傷與寒濕:狗皮膏、萬靈膏
祛腐拔毒生肌:太乙膏
(3)注意事項
用於損傷後期或慢性損傷
拍片時取下 ;(一)敷貼藥
3.藥散
止血收口類:
祛腐拔毒類:
生肌長肉類:
溫經散寒類:
散血止痛類:
取嚏通經類:;(二)搽擦藥
1.酒劑
藥+酒、醋
活血酒、傷筋藥水、正骨水
2.油膏與油劑
藥物+香油
跌打萬花油、活絡油膏
;(三)熏洗濕敷藥
1.熱??熏洗
藥物+水煮沸熏洗
散瘀和傷湯、八仙逍遙湯、四肢洗方
2.濕敷洗滌
藥物+水製成水溶液
金銀花水溶液、菊花水溶液
;(四)熱熨藥
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止痛藥物,加熱後用布包裹,敷於患處。
1.坎離砂(風寒砂)
2.熨藥
3.其他;傷科四大治療措施之一。
四大治療措施:手法、固定、藥物、練功。
一、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項;二、正骨手法的操作要領;良好固定的標準:
1.固定穩定,不損傷軟組織,不影響損傷組織的血供及癒合。
2.有效固定骨折,消除不良應力。
3.盡也许減少關節活動的限制。
4.矯正殘留移位。;第三節固定;一、外固定
(一)夾板固定
1.夾板固定作用機理
(1)紮帶、夾板、壓墊的外部作用力
(2)肌肉收縮的內在動力
(3)傷肢置於移位傾向相反的位置; 2.夾板固定的適應症和禁忌症
(1)適應症:
四肢閉合性骨折;
四肢開放性骨折,創面小或經處理 可閉合者;
陳舊性四肢骨折運用手法整複者。
(2)禁忌症:
嚴重開放性骨折;
難以整複的關節內骨折;
難以固定的骨折;
腫脹嚴重伴有水泡者;
伴有動靜脈損傷者。; 3.夾板的材料與製作
4.固定墊
(1)種類
(2)使用措施
5.紮帶
6.操作步驟
;7.夾板固定注意事項
(1)抬高患肢
(2)亲密觀察傷肢血運
(3)防止壓迫性潰瘍
(4)經常調整紮帶鬆緊度
(5)定期拍片檢查
(6)合理功能鍛煉
8.解除夾板固定的日期
因人因部位而定。;(二)石膏固定
1.石膏繃帶的使用方法
2.石膏繃帶內的襯墊
3.石膏繃帶的操作步驟
4.注意事項;(三)牽引療法
1.皮膚牽引
2.骨牽引
3.布托牽引
(四)外固定器固定;二、內固定;第四節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