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第1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定义-WHO(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的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造成骨折的一种疾病。正常的骨骼是由皮质骨和支状骨构造而成的。疏松的骨骼第2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骼是活的组织,不断地新陈代谢,旧的骨质被吸收,由新组成的骨质所代替。吸收期过多或过快,骨质疏松症便会出现。皮质骨逐渐变薄,松质骨的骨小梁逐渐消失,孔隙不断变大及增多,形成“骨质疏松症”第3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构成骨的物质减少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易致骨折第4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我国人口已超13亿,60岁以上人群占13.26%,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病人必将迅速增加。据统计,全球50-70%的骨质疏松症分别发生在亚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地处亚洲,人口基数最大,老龄速度最快,这些因素均决定了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第5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质疏松分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占90%)停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继发性骨质疏松(占10%)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第6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发性骨质疏松分类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转换型。骨丢失主要为松质骨,骨丢失速率加快,骨折部位多发生于椎体和桡骨远端,甲状旁腺功能降低,1-25(OH)2D3的代谢活性为继发性降低,主要病因与绝经有关。尿液钙排出呈现增高。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低转换型。发生于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和女性,骨丢失为皮质骨和松质骨,骨丢失率缓慢,骨折部位多发生于椎体和髋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25(OH)2D3的代谢活性为原发性降低。尿液中钙量正常。第7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质疏松症发病原因第8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低体重和低体重指数缺乏运动性激素水平下降第9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钙的摄入量减少吸烟、过度饮酒、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第10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质疏松症”的特点1.“无声无息”: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2.女性比男性多:由于绝经后,女性荷尔蒙分泌锐减,加速骨质的流失。3.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亦相继上升。第11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质疏松主要临床表现第12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质疏松对您的影响骨折位置多是腕骨、脊椎骨或股骨上端。第13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质疏松对您的影响行动不便有一半的病人会因股骨骨折而导致行动不便,需要别人照顾。第14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骨质疏松对您的影响脊椎疼痛及变形驼背会影响外形还会妨碍肺部扩张加速肺功能衰退。第15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诊断原则诊断骨质疏松以骨密度减少为基本依据,在鉴别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同时,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可参考病史、生化和骨折进行综合考虑。基本手段1.审查和评估个人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习惯与方式,以帮助诊断致病的原因。2.了解骨的存量---检查骨密度目前最被医学界认同的检查方法是双能X线骨密度仪,这个方法可准确地测量骨量流失的程度,过程简单而安全。3.了解骨量的流失速度---生化指标测定第16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适量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