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版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方案.docx
文件大小:11.3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6
总字数:约1.27千字
文档摘要

新版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方案

为了加强医疗卫生方面的监管,维护群众健康利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制定出新版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整治范围

本次专项整治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

1.医疗机构违法执业、收费等;

2.医疗器械生产、销售等单位违法行为;

3.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贩卖疫苗等行为;

4.不合理处方、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等药品违法行为;

5.医疗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如虐待、诊断错误等;

6.医疗诉讼中的判决不公、违法执行等行为。

二、整治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各级卫生部门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资质、医疗器械质量监管、药品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2.加强执法检查: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执法检查力度,对违法行为及时予以查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3.加强舆情监控: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舆情监控,及时了解社会公众的反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4.加强宣传教育: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公众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对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知晓度和遵守度,增强责任意识。

5.推广信息化手段: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实现医疗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对违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处理,提高整治效率和精准度。

6.加强监督管理: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督导管理,及时了解其运营情况,对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督促整改。

三、整治目标

通过本次专项整治工作,旨在消除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中的不正之风、违法行为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规范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医疗机构合规率提高至95%以上;

2.生产销售医疗器械、药品等行业主体的合规率提高至90%以上;

3.全国范围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贩卖疫苗等违法行为显著减少;

4.医疗诉讼中的判决不公、违法执行等行为显著减少;

5.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工作机制

1.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各级卫生部门、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协作开展整治工作。

2.定期开展巡查检查:各级卫生部门定期开展巡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查处,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建立奖惩机制:对于严重违法行为,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的惩罚;对于表现优秀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4.开展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整治工作,加强社会监督,提高整治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五、监控效果评估

通过本次专项整治后的监督检查,对整治效果进行评估,准确掌握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对于整治工作的不足进行总结反思,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六、思路总结

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核心是以群众利益为导向,持续加强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扎实做好监测、监管和处罚工作,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