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
麻风通常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或弥漫型麻风分枝杆菌导致的一种慢性感染。它主要损伤周围神经(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皮肤、睾丸、眼睛以及鼻和咽喉的黏膜。
麻风病可表现为轻微型(一处或多处皮肤累及)至严重型(多处皮肤累及及多器官受损)。
皮疹或肿块出现,受累区域麻木,肌肉萎缩。
依据症状怀疑诊断,确诊有赖组织活检。
抗生素可阻断麻风病进展,但神经损害或变形无法逆转。
未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可发生明显的面容毁损,并且往往有严重的残疾,因此麻风患者长期使他人感到恐惧,并且远离他们。虽然麻风病传染性不强,极少引发死亡,而且能用抗生素予以有效治疗,但它仍然受到社会的严重歧视。所以,麻风病患者及其家人往往存在心理和社会问题。
在全世界范围内,麻风病人的数量正在减少。2020年,约报告了130,000例新病例,其中73%发生在印度、巴西和印度尼西亚。
2020年,美国报告了159例新病例。在美国,大多数麻风病例发生于在麻风病流行的国家工作过或从这些国家移民至美国的人。7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六个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夏威夷州、纽约州、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其中许多病例发生在与携带麻风病细菌的九带犰狳直接接触的南部各州人群中。
麻风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龄是麻风病的风险因素,但感染最常见于5至15岁或30岁以上的人。
估计大多数人感染麻风分枝杆菌后不会发生麻风病,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能战胜感染。患者所以患病与其基因决定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麻风病的传播
麻风病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传播方式为吸入或接触从感染者口腔和鼻腔中排出的飞沫。但即使接触细菌,大部分人并不感染麻风病。大概一半的麻风病人是通过与感染者密切、长期的接触而受染。暂时接触和短期接触似乎不会传播麻风病。麻风病不像通常认为仅仅触摸一下感染者就会被感染。医务人员由于工作而与麻风病人在一起许多年,亦未感染此病。
其它潜在的麻风分枝杆菌的来源是土壤、犰狳、可能还有臭虫和蚊子。
麻风病的分类
根据皮肤受累部位的类型及数量,可将麻风病分为:
贫菌型:贫菌型麻风病患者的皮肤受累部位不超过5个。从这些部位采集的样本中检测不到细菌。
富菌型:如果患者的皮肤受累部位不低于6个且/或从受累部位采集的样本中检测到细菌,则为富菌型麻风病。
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其它表现,也可将麻风病分为:
结核样型:典型结核样麻风(贫菌型麻风病)皮损较少,症状轻微,相对少见,传染性低。
瘤型:瘤型麻风病患者通常具有更多的皮损(富菌型),病情更重,更常见,传染性也更强。
边缘型:中间型麻风病患者具有结核样型麻风病和瘤型麻风病的共同特征。
在两种分类中,麻风病的类型决定了以下几点:
从长远来看,人们的表现如何
可能出现什么并发症
需要多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
麻风病的症状
因为麻风杆菌生长缓慢,症状通常在感染后至少1年才出现,平均出现症状在感染后5~7年。平均而言,患者在感染麻风杆菌后5-7年出现症状,但也可长达20-30年。症状出现后,疾病则缓慢进展。
麻风病主要累及皮肤和周围神经(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皮肤产生特征性的皮疹和肿块。它们并不瘙痒。神经感染可使其支配的皮肤麻木,肌肉萎缩。
特殊症状随麻风类型而不同。
结核样型麻风病:出现皮疹,由一个或几个扁平的发白区域组成,边界清晰并凸起。皮损区域感觉丧失,因为细菌损伤了皮下的神经。
瘤型麻风:皮肤上会出现许多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较大或较小的凸起肿块。感觉丧失区域多于结核样型麻风病,并伴随某些肌群的肌无力。可伴有肾脏、鼻、睾丸损害。男性患者可出现乳房肿大。患者可出现睫毛和眉毛脱落。
中间型麻风病:兼有结核和瘤型麻风的特征。如果不治疗,中间型麻风即可获得改善而像结核样麻风,或者也可以恶化而类似瘤型麻风。
麻风病的并发症
根据《默沙东诊疗手册app官网》的表述,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由周围神经感染引起,可导致触觉减退加重,并伴随痛觉和温度觉的丧失。周围神经受损的人可能会不经意间烧伤、割伤或以其它方式伤到自己。反复损害最终可导致手指和脚趾的丢失。同时,外周神经损害可以引起肌肉萎缩,最终导致畸形。例如,手指可能会发生无力,致使其向内弯曲(像鹰爪)。足部的屈肌可能发生无力,导致足部无法屈曲——称作足下垂。受累神经可扩大以至于身体检查时医生可以触摸到神经。
皮肤感染可导致局部肿胀和肿块形成,特别在面部可造成毁损变形。
其它部位受累表现:
足:麻风患者也可出现足底溃疡以至行走疼痛。
鼻:鼻腔的损伤可导致一种慢性的鼻堵塞,如再未治疗,鼻子可完全烂掉。
眼:眼睛损害可导致青光眼,或失明。
性功能:男性瘤型麻风病患者可出现勃起障碍(阳痿)并丧失生育能力。麻风感染可降低睾酮水平,并减少睾丸的精子产量。
肾:肾脏可出现功能异常。严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