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腹部手术的麻醉.ppt
文件大小:753 KB
总页数:4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2
总字数:约7.22千字
文档摘要

6、消化道疾病病人发生呕吐、腹泻或肠内容物潴留,最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出现脱水、血液浓缩、低钾血症,上消化道疾病易出现低氯血症及代谢性碱中毒;下消化道疾病可并发低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等。麻醉前应对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情况作出评估,协同内科医师进行合理的纠正和补充,尤其是血钾的失衡更应引起麻醉医师的重视。长期呕吐伴有手足抽搐者,麻醉手术前应适当补充钙和镁。7、结肠手术前常需多次清洁洗肠,故应注意血容量和血钾的变化。严重低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麻醉前数小时应复查血钾。对血钾低于3.0患者应引起注意,原则上应加以补充后进行手术。第23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胆道手术的麻醉1、胆道系统疾病的病情和体质差异很大。重点应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对并存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病、冠心病、肺部感染、肝功能损害、糖尿病等应进行全面的系统器官功能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的情况给予全面的内科治疗。单纯胆囊结石病人多与正常人无异,但胆总管结石,反复炎症,有梗阻性黄疸者,常伴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和血内胆素,胆酸增多。2、阻塞性黄疸可导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因而使由维生素K参与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易有出血倾向。麻醉前应给予维生素K治疗,使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第24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阻塞性黄疸常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胆囊,胆酸均为迷走神经兴奋物质,这类病人多半呈现迷走神经张力增高。4、血清胆红素40mmol/L以上的严重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肝一肾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术前宜利胆治疗,争取降至25mmol/L再施手术。第25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胆囊、胆道手术,可选择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或全麻加硬膜外阻滞下进行。胆囊、胆道部位迷走神经分布密集,可发生胆一心反射和迷走一迷走反射,病人不仅出现牵拉痛,而且可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导致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建议手术医师局部神经封闭,应用哌替啶及阿托品或氟芬合剂等。有报道阿托品有部分的预防作用。吗啡、芬太尼可引起胆总管括约肌和十二指肠乳头部痉挛,而促使胆道内压上升,且不能被阿托品解除,故麻醉前应禁用。阿托品可使胆囊、胆总管括约肌松弛,麻醉前可使用。第26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胆囊炎与心绞痛的症状易于混淆,临床易误诊。(少数病人可因为牵拉痛诱发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梗)8、胆道手术可使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增强,导致异常出血,应及时检查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必要时给予抗纤溶药物和6-氨基乙酸或对羧基苄胺。第27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脾脏手术脾脏是人体血液储存和调节器官,有清除和调节血细胞、产生自身免疫抗体的功能。原发性或继发性脾功能亢进需行手术者,多有脾肿大,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其麻醉前评估的重点应集中在脾功能亢进对造血系统的影响。麻醉医师应在麻醉前全面了解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相应准备。严重贫血,尤其是溶血性贫血者,应输新鲜血。有肝损害、低蛋白血症者,应给予保肝及多种氨基酸治疗。有血小板减少、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应小量多次输新鲜血或浓缩血小板,并辅以维生素治疗。待贫血基本纠正、肝功能改善、出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后再行手术。第28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发性脾功能亢进者除有严重出血倾向外,大多已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麻醉前规范进行替代治疗,继续应用到术前,尚需检查肾上腺皮质功能代偿情况,并适当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用量。有粒细胞缺乏症者常有反复感染史,特别是年龄较大的病人,麻醉手术前应积极防治,避免围术期感染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第29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伤性脾破裂者应积极治疗出血性休克,对出血量的多少和持续性出血的速度,根据血压的变化和创伤的时间进行估计。同时,还应注意外伤性脾破裂病人有无合并肋骨骨折、胸部挫伤、左肾破裂及颅脑损伤等,以防因漏诊而发生意外。无明显出血倾向及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已恢复正常者,可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第30页,共4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肝脏手术的麻醉肝脏手术主要包括肝Ca,肝血管瘤,良性瘤,肝包囊虫病和肝外伤等,由于肝脏深藏于肋弓下和膈肌穹窿内,血供丰富,组织脆弱,手术难度大,出血多,对机体代谢和解毒功能影响大。麻醉处理应重视以下几点:1、充分估计和保护肝功能,肝功能受损者,应积极保肝治疗,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若需阻断门V和肝A时,常温下阻断时间不宜超过20min。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