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PCR实验室的分区设计及工作流程.ppt
文件大小:1.59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3-15
总字数:约1.82千字
文档摘要

临床PCR实验室的分区设计及工作流程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李金明

Tel.010

Email:

福州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设计

依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卫医发[2002]10号)

临床标本的接收

通常的工作流程:标本采集血清分离

编号保存或检测

应在四个测定区域之外的地方或区域内接收

接收的标本应收集在原始容器中

在核酸提取时带入至标本制备区

标本的接收区的仪器设备要求

如果在标本接收区分离血清(浆)标本,有1台分离血清(浆)用离心机、1台生物安全柜、1台冰箱、加样器及相应一次性经高压处理的消耗品如带滤芯吸头、标本接收编号记录本以及记号笔等即可。

如果不在标本接收区分离血清(浆)标本,只是简单的接收,则就不需要分离血清(浆)用离心机、生物安全柜、加样器及其消耗品。

理想的PCR实验室分区设计模式A

理想的PCR实验室分区设计模式B

A

B

临床PCR实验室设计的一般原则

各区独立

注意风向

因地制宜

方便工作

“十六字口诀”

传递窗

传递窗

传递窗

符合基本要求的临床PCR实验室的条件

(1)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和扩增及产物分析区等三个或四个区域在物理空间上,必须是完全相互独立的,各区域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使用中,应始终处于完全的分隔状态,不能有空气的直接相通。

(2)各区的可移动的仪器设备及各种物品包括实验记录本、记号笔、试管架及清洁用具等必须专用。

(3)应在标本制备区、扩增及产物分析区等相对有可能出现“污染物”的区域安装排风扇或其它排风和有效的装置,以使空气按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及产物分析)区方向流动。

临床PCR实验室的工作流程

试剂准备区

标本制备区

扩增区

产物分析区

试剂准备区

PCR实验室中最为“洁净”的区域,不应有任何核酸的存在,包括试剂中所带的标准品和阳性对照。

所有实验用洁净物品如离心管、吸头等的存放和准备处。

商品试剂盒:75%乙醇、焦碳酸二乙酯(DEPC)处理水、NaOH等可能需要自配

自制试剂:一次较大量配制,然后分装成小瓶保存,每次检测时,取出一小瓶使用,未用完的即弃掉,不再使用。

仪器设备主要有加样器、天平、离心机和冰箱等,最好配备超净工作台。

标本制备区

仪器设备主要有生物安全柜、超净台、加样器、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加热模块或水浴箱、冰箱等。生物安全柜不应放在实验室门口等易受人员走动影响的地方,也不应直对分体式空调。

主要是用于核酸样本的提取,标本的制备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可防止标本气溶胶的扩散。

加样器吸头必须带滤芯。

使用加热模块时,如在模块孔中填入二氧化硅细砂,然后将标本管置于细砂中温育,可得到较为一致的温育温度。

标本制备区

经高温温育后的标本,应冷至室温后再离心。

标本制备的全过程中都应戴一次性手套,并经常更换(感觉有污染时)。

设备都应定期或在有明显已知污染后,使用中性消毒剂如异丙醇、戊二醇等或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使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后,应再用70%乙醇洗涤去除残留的次氯酸钠。

生物安全:洗眼器,并配备一个急救箱,箱内可放置75%酒精、络合碘、棉签、创可贴等必要的急用药具。

扩增区

扩增反应体系的配制和提取核酸的加入,可在标本制备区也可在本区内进行,关键是要防止产物的污染。如果空间允许的话,也可在一个独立的区域内进行。

采用“巢式”PCR方法的第二轮扩增的加样,必须在本区进行。

加样时,先加提取的核酸模板样本,每加完一个即盖好盖子,然后加阳性质控核酸模板,再就是标本制备阴性质控和仅含按样本一样稀释的主反应混合液的扩增阴性质控,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可能地测出以前扩增产物的交叉污染。

扩增区

热循环仪的电源应专用,并配备一个不间断电源(UPS)或稳压电源。

每次扩增后,可使用可移动紫外灯对扩增热循环仪进行照射。

扩增仪应定期进行校准。

产物分析区

产物分析区是临床基因扩增检验的最后一个工作区域,也是需要打开扩增后反应管进行扩增产物分析检测的地方。是PCR实验室“最不洁净”的区域。

仪器设备可有: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测序仪、(酶标仪和洗板机)、核酸杂交仪、恒温设备等。

临床PCR实验室最有效的防“污染”措施

实验室的“通风”

次氯酸钠溶液的使用

1mol/LHCl溶液的使用

紫外照射

无水乙醇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