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于“输主体重节痛”取穴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ocx
文件大小:38.91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3-09
总字数:约1.33万字
文档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基于“输主体重节痛”取穴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基于“输主体重节痛”取穴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输主体重节痛取穴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通过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输主体重节痛取穴结合腰三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基于输主体重节痛取穴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显著疗效。输主体重节痛取穴和腰三针是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基于输主体重节痛取穴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1.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1.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变化、职业因素、生活习惯等。据统计,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纤维环和髓核的弹性降低,容易导致椎间盘退变。此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久坐不动的人群,由于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例如,某研究对1000名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其中90%的患者有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久坐不动的经历。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椎间盘退变、椎间盘内压力增高、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椎间盘退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导致椎间盘失去弹性,易于破裂。椎间盘内压力增高主要与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当椎间盘内压力超过纤维环的承受能力时,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例如,某病例中,一名45岁的男性患者因长时间从事搬运工作,椎间盘内压力不断累积,最终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3)除了上述因素,生物力学因素、免疫炎症反应、代谢紊乱等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发病机制。生物力学因素如姿势不当、运动不当等,会加剧椎间盘的损伤。免疫炎症反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髓核突出后,可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肥胖等,可影响椎间盘的代谢,加速椎间盘退变。据某研究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有50%的患者合并有代谢紊乱疾病。

1.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活动受限、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腰部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腰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钝痛、刺痛或酸痛,严重者可伴有腰部肌肉痉挛。据统计,约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腰部疼痛的症状。下肢放射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表现,疼痛可从腰部沿坐骨神经分布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受限表现为腰部活动受限,尤其是前屈和后伸运动,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腰部活动时疼痛加剧。

(2)神经功能障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严重并发症,可表现为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腱反射异常等。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患侧下肢麻木、蚁走感、发凉或过热等,严重者可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肌力下降表现为患侧下肢肌肉力量减弱,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步态不稳等症状。腱反射异常可表现为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导致肌肉萎缩。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与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程度有关,压迫时间越长,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据某研究报道,约3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合并有神经功能障碍。

(3)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可伴随其他症状,如腰部僵硬、活动后疼痛加重、夜间疼痛加剧等。腰部僵硬可能与肌肉痉挛或椎间盘退变有关,患者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腰部僵硬感明显。活动后疼痛加重可能与椎间盘内压力变化有关,当椎间盘内压力降低时,疼痛可减轻。夜间疼痛加剧可能与夜间椎间盘内压力降低有关,导致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加剧。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可引起患者心理负担,如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1.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包括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活动受限、神经功能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