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规章制度
20XXWORK
目录
SCIENCEANDTECHNOLOGY
ICU护理概述
ICU患者接收与评估制度
ICU日常护理操作规范
ICU感染控制与管理制度
ICU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
ICU护理质量监测与改进计划
ICU护理概述
01
ICU护理是指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对患有呼吸、循环、代谢及其他全身功能衰竭的病人进行全面的、连续的、系统的护理。
ICU护理定义
ICU护理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要求高、护理操作复杂、使用医疗器械多等特点。
ICU护理特点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ICU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ICU护理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提高救治成功率
ICU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减轻患者痛苦
ICU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疼痛、不适等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患者痛苦。
ICU护理目标
ICU护理的目标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ICU护理原则
ICU护理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护理、科学护理、团队协作等原则,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ICU护理还需要注重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ICU患者接收与评估制度
02
患者由急诊科、手术室或其他科室转入ICU时,需由医生开具转入医嘱,护士电话通知ICU,ICU医护人员需做好接收准备,包括床位、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患者到达后,ICU医护人员需与转出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交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接收流程
ICU主要接收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加强治疗的危重患者,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大型手术后等。同时,ICU也接收需要特殊护理和治疗的患者,如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需要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等。
接收标准
评估内容
患者转入ICU后,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情况、循环情况、肝肾功能、营养状况、皮肤情况、心理状态等方面。
评估方法
医护人员需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获取准确的患者信息。同时,医护人员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风险评估
ICU患者病情危重,存在多种风险,如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卫生等感染控制措施,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和营养支持,定期评估患者的体位和活动能力,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医护人员还需加强呼吸机的管理和维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ICU日常护理操作规范
03
严密观察病情
保持呼吸道通畅
皮肤护理
管道护理
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并详细记录。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和感染,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
定期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
确保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打折或受压,定期更换引流袋和尿管。
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循环系统护理
呼吸系统护理
肾功能护理
神经系统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保持呼吸道湿化,预防肺部感染。
监测患者的尿量、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必要时给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情况,预防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消毒,减少探视人员,预防交叉感染。
感染预防
使用气垫床和减压贴等工具,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压疮预防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给予抗凝药物和机械性预防措施,如穿dan力袜、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
深静脉血栓预防
给予抑酸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密切观察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和体征。
应激性溃疡预防
ICU感染控制与管理制度
04
通过收集和分析ICU病房内感染发生率、病原体种类等数据,评估感染风险。
定期监测感染风险
患者感染风险评估
及时反馈与调整
针对每位患者,根据其病情、免疫力、侵入性操作等因素,评估其感染风险。
将感染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疗团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03
02
01
对ICU病房内的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等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严格消毒制度
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对患者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或空气隔离等措施。
隔离措施执行
限制探视人数和探视时间,要求探视者遵守消毒隔离规定。
探视人员管理
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医疗器械消毒
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时,确保包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