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注意事项
患者相关
明确检查信息:看清检查目的及部位,根据体征妥善安排病人就位待检查。当受伤部位难以具体说清时,适当增大摄影范围,避免遗漏受伤部位,尽量一次成功。
动作轻柔:搬动病人时动作要轻,特别是外伤者,防止加重损伤。对于外伤时外观有明显畸形者,首次摄片可先摄肢体自然体位,待整复后再摄标准片。
沟通配合:向病人说明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患者达到最佳配合状态。由于急诊患者及家属往往因病痛及焦虑会有情绪反应,所以要注意与他们的沟通,争取配合。同时,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
分轻重缓急:患者较多时,分轻重缓急,对外伤出血及病情严重者先进行检查,并向其他候诊患者讲解清楚,以免引起误会。
减轻痛苦:创伤病人的检查操作动作要轻、快、稳、准、技术娴熟,尽量减轻病人痛苦。
摄影操作相关
遵循摄影步骤:包括开机、阅读会诊单、确定摄影位置、摄影前准备、选择与放置探测器尺寸、放置标记、处理衣着、测量肢体厚度、训练呼吸动作、摆位置与对中心线、进行辐射防护、选择源-像距、选定曝光条件、曝光及后处理(如用CR摄影或DR摄影),最后关机。
注意设备使用:用数字化X线机进行摄影时,若机器电器出现问题,通常会有警告和报警等提示,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或紧急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不要擅自修改程序和拆卸机器,只有经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才可维修;在有易爆气体的环境下,严禁使用X线设备;在机器活动范围内,被检者与操作人员不能停留或放置任何物品,避免碰撞;准备必要的放射防护措施;注意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校准;出现故障必须详细记录,并通知工程师前来维修。
不同病症检查的注意事项
急腹症
摄影体位:急腹症要观察游离气体及液平面,应摄取站立前后位片,包全双膈面。怀疑泌尿系结石者应摄取仰卧前后正位片。新生儿先天性无肛,需在肛门皮肤上贴金属标记,摄取倒立正侧位,摄片时间以出生后18-24小时为宜。如需摄取站立位但病人病情较重不能站立时,可摄取坐位前后位。
摄影条件:摄取立位时,患者腹壁下垂较厚,腹内脏器下垂并重叠,较卧位时应适当增大摄影条件。常规腹部摄片均需肠道准备,但急腹症可以不清洁肠道。
骨关节损伤
体位灵活性:X线检查是骨与关节损伤急诊的主要手段,摄片时在保证诊断的情况下不一定要非常标准,以免加重病情。对外伤者应尽量采用改变X线球管方向或移动摄影床床面等方式,以适应摄影体位的要求,可利用棉垫等用具固定肢体,保证摄影效果。
特殊体位:如股骨颈骨折患者剧烈疼痛不能活动,常规侧卧侧位难以执行,可摄取仰卧水平侧位;肱骨外科颈骨折适用肱骨穿胸位;颧骨弓切线位患者难以俯卧时,可采取坐位摄影;鼻骨骨折时,俯卧位、坐位、站立位均可摄取,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摄影体位。
特殊情况注意事项
危重病人和急诊病人
确认信息与体位:根据X线摄影申请单,迅速确认X线摄影部位和要求。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运送病人到摄影室的条件,确定采用的摄影体位,原则上尽量减少对病人的搬动,减少加重对病人的损伤和痛苦。
操作配合:操作手法要轻、快、准,如果需要搬动病人,需要和病人家属及其他医护人员配合。去除伪影物品,如果不能去除,要和诊断医师说明,同时做好照片标记。
避免不利影响:把握病情,尽量减轻对病人的不利影响,进行适应性变通处理,避免医源性损伤,注意辐射防护,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