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甲状腺癌的超声检查.ppt
文件大小:8.68 M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2.73千字
文档摘要

需要活检的甲状腺结节第18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需要活检的甲状腺结节

(1)实性低回声结节,内见细小斑点状钙化病理:乳头状癌第19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大部分乳头状癌相对甲状腺实质为低回声。然而,55%良性结节也是低回声。因此,其它特异的超声表现对于识别恶性结节是非常重要。而微钙化在恶性肿瘤中具有有高度特异性。40%-61%的乳头状癌可见微钙化。它们被认为是细胞坏死引起,通常在乳头的顶部。当这些细小钙化广泛散在时,通常无声影,但在一些病例中,当钙化成簇聚集时也可引起声影。第20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需要活检的甲状腺结节

(2)实性低回声结节伴粗大钙化病理:髓样癌第2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几乎所有的髓样癌都是低回声的。它们超声表现倾向于边界清晰,虽然没有包膜,但界限分明。粗糙的高密度结节性钙化可发生在良性结节,也可发生在恶性结节。建议低回声结节中心部分粗糙的钙化是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组织活检的证据。

第22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需要活检的甲状腺结节

(3)实性、回声均匀、椭圆形、有纤细包膜滤泡性新生物第23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性、回声均匀、有纤细包膜蛋形结节,高度可能性为滤泡性新生物(follicularneoplasm)滤泡性新生物可为良性的滤泡性腺瘤(85%)或恶性的滤泡性腺癌,滤泡性新生物越大,在其内发现恶性区域的机率越大。滤泡性腺瘤与滤泡性腺癌的病理学鉴别是包膜和血管浸润是否存在,因此通过影像学和细针穿刺活检很难判断良恶性,必须外科切除排除少见的滤泡性腺癌。第24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需要活检的甲状腺结节

(4)实性肿块边缘的侧方声影内见微钙化病理:乳头状癌第25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性结节伴有侧方声影常常是恶性表现较大的乳头状癌周边常伴有大量的反应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当纤维变性反应引起侧方声影。侧方声影同样可发生在大部分囊性结节的边缘深面,在这种情况下就不是恶性表现。第26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需要活检的甲状腺结节第27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需要活检的甲状腺结节

(1)小的囊性结节,内伴/不伴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良性非新生物结节第28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甲状腺超声表现第2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最多见,50%—80%,但恶性程度低,以青年女性多见,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体积较小1~2cm,易发生颈部淋巴转移。滤泡状腺癌:10%—20%,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血行转移。未分化癌:5%—15%,多见于老年人,恶性程度高髓样癌:3%,可发生任何年龄,恶性程度高。甲状腺转移癌:其中以喉癌直接侵润甲状腺相对多见,其次常来自黑色素瘤、乳腺癌等。分型第4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甲状腺癌超声表现:甲状腺癌灰阶和多普勒超声特点,皆不具备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T性;A/T1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度特异性指标;微钙化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特异的指标;其他特征:极低回声,边界不清,边缘不规则,呈毛刺状,血流丰富、淋巴结转移等。第5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甲状腺癌超声表现:形态:不规则,呈“蟹足”样生长。边界:不清,向周围浸润,无包膜。纵横比:A/T1。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砂砾状钙化;较大者可出现坏死囊性变。后方回声:衰减。CDFI:内部可有丰富血流信号,边缘多无环状血流显示。淋巴结:肿大,内可见点、簇状钙化。第6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纵横比Anteroposteriortotransversediameterratio(A/T)又称圆形指数,与结节的生长方式有关。纵径:与皮肤垂直的结节最大前后径。横径:与皮肤平行的结节最大径,并不单纯指横断面上的左右径,也可指纵断面上的上下径。上述两径是同一切面的超声测值第7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T1对结节性的良恶鉴别有重要意义;恶性结节A/T1比良性结节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约32.7-83.6%为恶性,7.5-18.5%为良性)纵横比第8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代表砂粒体,显微镜下表现为10-100u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