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一、概述
(一)构成:X-TV由I.I和X线闭路电视两部分构成。
1.I.I
2.摄像头
3.电视控制器
4.监视器
5.自动亮度控制装置;(二)基本工作原理;二、电视基础
1.人眼的视觉特性
(1)视觉惰性:视觉暂留性。
(2)相对视敏函数:人眼对波长555nm的光具有最大的视敏度。
(3)视觉范围:指人眼所能感觉的亮度范围。
(4)对比度:客观景物或监视器图像最亮处亮度Bmax与最暗处亮度Bmin之比。
(5)人眼的分辨力:指人眼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视角θ(分辨角)的倒数。;全国高等学校第二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规划教材;2.图像的摄取与显像
(1)图像的构成:一幅图像由很多灰度不同的点构成。这种构成图像的点称为像素。一幅图像质量的好坏,与像素的大小和多少有关。
(2)摄像与显像原理:摄像机由光电转换器和放大器构成。摄像机摄像,经电缆传送到监视器上显像,从而达到图像传送的目的。摄像机摄像是光电转换过程,监视器显像是电光转换过程。;(二)扫描原理
1.扫描是光电信号或电光信号的转换,即把一幅图像分解和组合的过程。
2.扫描方式扫描方式分为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
3.扫描的同步同步扫描是指摄像端与显像端的扫描点几何位置应一一对应。扫描的同步在电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若扫描不同步,图像就无法正确重显。;三、图像增强器(一)结构与工作原理;输入屏将X线图像转换成亮度很弱的荧光图像,该荧光图像使光电阴极激发出光电子,获得光电子数目多少不同的光电子图像。光电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直流高压的加速以及栅极聚焦电位的聚焦下,高速轰击到输出屏上,在输出屏上可获得缩小了几十分之一的、亮度比普通荧光屏强数千至上万倍的荧光图像。;(二)增强管的主要技术参数
1.转换系数:是衡量X线增强管转变效率高低的物理量。
2.分辨力:是衡量增强管分解图像细节能力的物理量。
3.对比度:是体现增强管输出图像反差强弱的物理量。;三、CCD摄像机
特点:①CCD摄像机体积小、功耗低。
②CCD摄像机图像清晰度高、质量好。
③CCD摄像器件灵敏度高。
④CCD摄像器件寿命长,可靠性高。
⑤CCD摄像器件的成本低。;(一)结构由光电转换、电荷存储、电荷转移以及信号输出等部分构成。
(二)工作原理;衬底中的多数载流子被排斥而形成耗尽层(即势阱)。势阱的深度决定于金属电极与衬底间所加电压的高低。由于势阱的势能较低,信号电荷将存储在势阱中,形成电荷包,势阱界面势将随聚集的电子数目增多而降低。;(三)性能参数
1.光谱响应:范围为400~1100nm。
2.分辨力: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辨力是水平和垂直像素数的一半。
3.暗电流:在无光照环境下,产生输出的电流称为暗电流。
4.灵敏度:一般用输出清晰图像所需的最低照度来衡量。
5.动态范围:指电荷成比例地收集到势阱内的能力。;(四)高清晰CCD摄像机的发展
高清晰度CCD摄像机正逐步取代摄像管型摄像机。CCD型高清晰度摄像机从读取像素开始,就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数据,更有利于与计算机系统联接,这对于数字化图像处理是十分有利的。;五、自动亮度控制
(一)必要性
摄像机摄取的图像是I.I输出屏上的荧光图像,随着受检者被检部位厚度、密度的变化,使I.I输出屏上的荧光图像亮度差异很大,最终导致监视器显示的图像亮度不稳定,不利于图像观察,影响诊断效果。;(二)种类
1.视频信号取样2.光电倍增管取样;(三)方法
1.自动kV控制用ABC取样信号去控制X线机的kV。
2.自动mA控制用ABC取样信号去控制X线管的灯丝加热电压,以改变X线管的管电流。
3.自动kV、自动mA双重控制吸收了自动kV控制与自动mA控制二者的优点。
4.自动光阑控制通过控制进入摄像管的光通量来达到使监视器图像亮度稳定的目的。;六、医用显示器
(一)分类
1.按结构分类:CRT显示器、LCD和医用图像投影仪三种。
2.按外观分类:竖屏、4:3横屏、16:9横屏三种。
3.按扫描线数分类1K、1.5K、2K、5K等四种。
4.按像素数分类:1MP、2MP、3MP、5MP、6MP、8MP、10MP。
5.按输出接口及显示器数量分类:单头单屏,双头双屏,四头四屏,八头八屏。
6.按用途分类:可分为诊断级、浏览级、教学级等三类显示器。;(二)主要技术参数
1.亮度:物体与背景的亮度差以及人眼辨别细节的能力。
2.清晰度:可用有效电视线数来衡量。
3.分辨力:包括密度分辨力及空间分辨力。
4.灰阶:又称为灰度等级,电视图像中,从最亮到最暗,可以分辨的亮暗层次的多少称为灰阶。;5.响应时间:有50ms、35ms、25ms,浏览图像时没有太的差异。
6.扫描非线性失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