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二
三、名词解释
1.猪流行性腹泻:
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
以呕吐和腹泻为基本特征,各日龄猪均易感,新生仔猪发病最严重。
2.猪丹毒:
猪丹毒又称“钻石皮肤病”或“红热病”,是由红斑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
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心内膜炎性。
3.猪痢疾:
猪痢疾曾称为血痢,黏液出血性腹泻或弧菌性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端螺旋体
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黏液性出血性腹泻,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
出血性炎症,有的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
四、简答题
1.列举5种猪的有呼吸道症状的传染性疾病。
答:
(1)猪支原体肺炎(气喘病);
(2)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
(3)猪肺疫;
(4)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5)猪流感;
(6)链球菌病;
(7)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8)伪狂犬病。
2.列出5种猪的有皮肤充血、出血症状的传染病。
答:
(1)猪副伤寒;
(2)猪丹毒;
(3)猪肺疫;
(4)弓形虫病;
(5)猪瘟;
(6)链球菌病;
(7)猪圆环病毒感染。
第1页共4页
3.简述急性猪丹毒的病理变化。253
答:
(1)弥漫性皮肤发红,尤其是鼻、耳、胸、腹部;
(2)全身淋巴结发红肿大、切面多汁,或有出血,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
(3)肾脏淤血肿大,呈花斑状,被膜易剥离,由于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使
其外观呈弥漫性暗红色,故有大红肾之称;
(4)脾脏充血呈樱红色,质地松软,显著肿大,切面外翻隆起,脆软的髓质
易于刮下,呈典型的败血脾;
(5)胃、十二指肠、回肠,整个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
4.简述在疫区建立无猪气喘病猪群的主要措施。262
答:
(1)在疫区,以康复母猪培育无病后代,建立健康猪群为主。(1分)
(2)自然分娩或剖腹取胎,以人工哺乳或健康母猪带仔法培育健康仔猪,配合
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并消灭传染因素;(1分)
(3)仔猪按窝隔离,防止窜栏;(1分)
(4)育肥猪、架子猪和断奶小猪分舍饲养;(1分)
(5)利用各种检疫方法及早清除病猪和可疑病猪,逐步扩大健康猪群。(1分)
5.列举5种猪的以繁殖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
答:
(1)细小病毒感染;
(2)乙型脑炎;
(3)伪狂犬病;
(4)蓝耳病;
(5)猪瘟;
(6)链球菌病;
(7)布鲁菌病;
(8)附红体病。
6.列举5种有腹泻症状的猪的传染性疾病。
答:
(1)猪瘟;
(2)传染性胃肠炎;
(3)流行性腹泻;
(4)仔猪白痢;
(5)仔猪黄痢;
(6)仔猪红痢;
(7)轮状病毒感染;
(8)副伤寒;
(9)猪痢疾;
第2页共4页
6.简述急性猪丹毒的症状。252
答:
(1)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2℃以上,稽留,虚弱,严重者死亡;
(2)黏膜发紫,皮肤出现各种形状红斑;
(3)结膜充血,眼睛清亮有神;
(4)饮水和摄食量明显降低,有时呕吐,打颤;
(5)仔猪表现神经症状,抽搐,倒地而死;
五、论述题
1.试述急性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16~217
答:
(1)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到41℃左右,高热稽留;表现呆滞,怕冷,少食或停食,
白细胞数减少,发病全程抽搐;
眼结膜炎,眼睛被大量渗出液黏附;
病初便秘,后腹泻;
末期病猪鼻端、耳、四肢内侧和胸、腹下皮肤出血;
(2)病变:
淋巴结的症状最为典型,颌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以及胃、肝、肾肿大、坏死;
肾皮质、肠道、喉、肺、膀胱和皮肤黏膜出现出血斑;
扁桃体上皮感染,造成坏死和脓肿;
小肠和大肠出现黏液性渗出物、出血、溃疡;
脾尖端和边缘部有不规则的深紫色区,稍稍突出于脾包膜,谓之“出血性梗死”;
2.试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主要临诊特点及病理变化。
225~226
答:
(1)流行病学:
母猪和新生仔猪易感;无季节性,感染率高,新疫区发病率高,仔猪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