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兽医传染病复习资料.pdf
文件大小:434.2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5
总字数:约2.3千字
文档摘要

作业一

三、名词解释

1.传染病: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2.隐性感染:

在感染后无任何临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称为隐性感染,也称亚临床型感染。

3.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

直到疾病的最初临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4.兽药残留:

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储存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包

括兽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和在动物食品中任何可食部分的残留。

5.封锁:

所谓封锁就是切断或限制疫区与周围地区的一切日常交通、交流或来往,是为了防止疫病

扩散以及安全区健康动物的误入而对疫区或其动物群采取划区隔离、扑杀、销毁、消毒和

紧急免疫接种等的强制性措施。

6.疫病的控制:

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疫源,以降低动物群体中已出现的疫病的发病数和

死亡数,并把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7.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

理反应的过程称为感染或传染。

8.疫点:

根据疫源地范围大小,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

9.隔离:

为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相

互接触的措施即为隔离。

10.终末消毒:

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

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消毒。

11.明显(发病)期:

前驱期之后,一直到传染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充分表现出来这段时间称为明显期,

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

第1页共9页

12.水平传播:

即传染病在同世代动物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传播。

13.垂直传播:

即从亲代到其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形式。

14.易感性:

是指家畜对于某种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

15.大流行:

是指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

16.地方流行性:

动物传染病在一定的地区和动物群体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是比较小规模流行

的形式称为地方流行性。

17.自然疫源性疾病:

人和动物疫病的感染和流行,对其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不是必要的,这种现象称为自然

疫源性。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疾病。

18.免疫程序:

是指根据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动物健康状况和不同

疫苗特性,为特定动物群制定的接种计划,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次数、

方法、时间间隔等规程和次序。

19.炭疽:

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临床特征是高热,呼吸困难,

因败血症死亡或形成痈肿。

20.布鲁菌病:

是由布鲁菌病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慢行传染病,又称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在家畜中,

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黏膜发炎,引起

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第2页共9页

四、简答题

1.简述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基本环节。15~17

答: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就是从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群体发病的过程。(2分)

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对传染病易感的动物。(3分)

2.简述传染源的含义及其类型。16

答:

(1)传染源是指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

体。(2分)

(2)传染源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其中病原携带者又可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

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类。(3分)

3.简述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15

答:

传染病的病程发展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恢复期)。

4.列举猪链球菌病临床上的主要特征。157

答:

(1)发热、抑郁、厌食

(2)淋巴结脓肿;(1分)、

(3)脑膜炎;(1分)、

(4)关节炎;(1分)、

(5)败血症。(2分)

5.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