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司稳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
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职责
1.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公司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部署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公司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等。
3.各部门职责: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各部门应建立健全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强对本部门员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教育。
4.员工职责:员工应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部门负责人报告。
三、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1.新员工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公司、部门和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事故案例分析,应急救援知识等。
3.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公司应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定期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复审培训。
4.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详细记录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结果等。
四、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员工的安全行为等。
2.隐患排查治理: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暂时难以整改的,应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对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进行整改,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公司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详细记录隐患的排查、治理和整改情况,包括隐患的发现时间、地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期限、责任人、整改结果等。
五、安全设施设备管理
1.安全设施设备的配备: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如消防设施、安全警示标志、劳动防护用品等。
2.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对存在故障或损坏的安全设施设备,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测检验: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对经检测检验不合格的安全设施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修复或更换。
六、影视拍摄现场安全管理
1.拍摄现场安全评估:在拍摄前,应对拍摄现场进行安全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拍摄现场安全防护:在拍摄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如围栏、警示灯等。对存在危险的区域,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拍摄现场设备管理:对拍摄现场使用的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对存在故障或损坏的设备,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4.拍摄现场人员管理:在拍摄现场,应加强对人员的管理,确保人员遵守安全规定。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应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
七、应急救援管理
1.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公司应根据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救援人员、应急救援物资、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2.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公司应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演练应包括模拟事故发生、应急响应、救援行动、现场恢复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