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乘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4.9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7
总字数:约1.53千字
文档摘要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第4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场么?游乐场里藏着许多数学的奥秘,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探索期中的奥秘。(播放游乐场视频)

二、探究新知,层层深入理解

师:哇!游乐场里可真热闹呀!其实游乐场里还藏着个大宝藏,你们想要找到它么?那就跟着老师一起踏上寻宝之路吧。

运用多种方式,呈现生活情境中有每份数量相同的情况

1.(小飞机)3+3+3+3+3=15(人)

师:欢迎大家来到第一关(小飞机),请你用数学的眼光找一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能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么?

学生提问。

齐读问题。

列式解答。

2.(小火车)6+6+6+6=24(人)

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第一关,马上来到第二关(小火车),请你仔细观察并和同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同桌交流。

学生展示。

教师点评。

3.(过山车)2+2+2+2+2+2+2=14(人)

师:第二关对大家来说也是轻而易举,接下来我们来到一个更加刺激的项目(过山车)第三关,请同学们根据图片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1)学生自主观察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2)个别展示

(3)教师提问:你是怎么想的?你这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二)加强体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1.借助想象,激发学习需求

师:过山车有7排座位,每排座位有两人,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可以用7个2相加求出,如果这列过山车再长一些有10排座位呢?(10个2相加)如果更长一些呢?(20个2相加)

师:这可太麻烦了,在数学上有一种更加简便的表示方法,就是乘法(板书:乘法),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三)明确乘法的意义,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对比学习,明确乘法的意义

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特点?

逐一分析算式,例如

3+3+3+3+3=15(人)5个3相加

6+6+6+6=24(人)4个6相加

2+2+2+2+2+2+2=14(人)7个2相加

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板书)

2.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

(1)学习写法

师:7个2相加,用乘法表示可以写成7×2=14或2×7=14。

(2)认识乘号

师:×(乘号)是我们要认识的新符号,你们知道乘号是怎么来的么?乘法和加法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观看视频)

(3)学习读法

7×2=14读作:7乘2等于14

2×7=14读作:2乘7等于14

3.算式对比,再次感受乘法的意义

师:对比这两个式子,你更喜欢哪种表示方法?

师:加法算式中没有7,乘法算式中的7是怎样来的?

师: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课堂练习,巩固乘法的意义

师:同学们能把上面的两个式子写成乘法算式么?

师:说一说这些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巩固练习,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习九第1题。

连一连(希沃游戏)

比一比(希沃游戏)

课堂小结,点明目标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师小结: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