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水泥窑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停窑检修期间对窑内耐火砖检查修复及溜管结皮彻底清理,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由于设备内部作业空间狭小、环境恶劣,同时又面临着预热器结皮随时垮落的风险隐患,因此进入回转窑及溜管内部作业被一线员工极力排斥。某水泥企业通过优化前端安全防范措施,极大地改善了作业环境,降低了风险隐患,受到一线员工的一致认可,现予以介绍交流。
1、预热器溜管结皮清理的安全防护层设置
为保证预热器溜管结皮清理的安全,在旋风筒锥部放入两层防护层。上层是防护钢板,用来接上部掉落的大块结皮及大部分粉状物料;下层是充气垫,可进一步有效阻挡上方漏下来的粉尘,改善溜管内部作业环境。
防护钢板的制作方法:以旋风筒锥部检修门作为防护钢板的放入口,测量检修门下口处旋风筒锥部有效直径,按此尺寸利用5mm厚钢板切割一圆盘,等分为二。在每块半圆盘上焊接两颗螺母,便于使用期间拼装固定(见图1)。若圆盘过重,布设不方便,可将圆盘分割成若干小块,放入后用螺栓拼装。
图1溜管结皮清理防护钢板
待系统温度降至正常后,打开预热器检修门通风换气,人站在旋风筒锥部平台上用清料杆对可触范围内的结皮彻底清理。由于大块结皮易导致防护气垫破损漏气,失去防护功能,因此要务必确保防护钢板和气垫间的结皮已清理干净。
首先从检修门处放入充气垫,充气使其与旋风筒锥壁完全贴合;再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块半圆钢板送入旋风筒锥部,并用螺栓拼装固定,这样拼装好的圆盘钢板就牢牢地卡在旋风筒锥部。
在工作点下方溜管检修口处放置抽风机,以便及时将清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排出,降低粉尘对人体呼吸道及作业视线带来的不利影响。清理翻板阀上部结皮时,需将翻板阀打开,清理翻板阀下部结皮,将翻板阀关闭。
前期准备工作检查确认到位后,从防护层下方检修门处放入绳梯,穿戴好安全带、防护口罩利用安全绳牵引,人站在绳梯上自上而下开始对结皮清理。溜管结皮清理防护层设置见图2。
图2溜管结皮清理防护层设置示意
2、分解炉缩口防护层的设置
检修停窑期间通常会安排对窑内进行全面彻底检查,其中耐热件、耐火材料检修项目较为普遍。经历长周期的运行,预热器内部结皮在所难免,在冷热转换的过程中结皮易出现松动脱落,因高度落差大,给窑内作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传统的做法是在停窑后安排人员进入窑内,从后窑口向上利用脚手架及跳板搭设防护层用于阻挡结皮入窑伤人。此方法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在搭设脚手架的过程中,作业人员随时面临着被掉落结皮砸伤的风险,同时利用脚手架搭设的防护层不能完全阻挡上部小块结皮及粉状物料入窑。
某水泥企业分解炉缩口为有效内径2m×2m的方形缩口,错峰生产期间,在缩口对向位置开两条宽10cm、长2m的条形口作为布置防护层的作业孔;裁数条宽5cm、长3m的槽钢,以槽钢平铺宽度2m确定实际根数。
进窑检查前将预热器翻板阀锁紧,办理好相关手续,将制作好的槽钢平铺插入作业孔直至铺满,同时用自制工具将槽钢连成一体防止出现晃动。检修结束后将槽钢拉出,用硅钙板及耐火泥密封好作业孔,方便下次检修使用(见图3)。
实施过程需注意以下几点:
(1)在分解炉缩口处的作业孔四周,需利用加强筋进行加固处理,以免影响到结构安全。
(2)对于上升烟道尺寸较大的分解炉,为保护浇注料不因重力下沉脱落,在作业孔上部开口位置应加装一层托砖板。
(3)分解炉缩口作业孔应尽量开在和窑同向布置的两面墙上。
图3分解炉缩口开设防护层作业孔
3、结束语
上述两例水泥窑检修安全防护措施,经过长期的实际运用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因其投入少,可操作性强,顺应当前安全、高效的生产形势,可在确保不破坏设备主体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