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封条无损探伤设备及工艺》(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河北瑞德集团三星橡塑有限公司提出,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归口。本文件规定了封条无损探伤设备及工艺的分类、结构与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二)起草单位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河北瑞德集团三星橡塑有限公司等
(三)标准编制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组,技术调研和资料收集
2024年10月,为保证制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标准的质量和可用性,由起草单位和相关技术专家共同组建了标准起草组,负责对封条无损探伤设备及工艺标准编制进行确定。通过制订工作方案,标准起草组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要求、工作思路、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
标准起草组对相关指标和要求进行了调研,搜集了液晶显示屏相关的标准、文献、成果案例等资料,着手标准制定。
(2)确定标准框架,形成标准草案
3
2024年10月—2025年2月,起草小组结合前期的调研和资料,多次召开内部研讨会,形成标准大纲,并邀请了专家和相关企业对标准进行技术指导,对《封条无损探伤设备及工艺》的标准编制工作重点、标准制定依据和编制原则等形成了共识,同时完成标准草案稿的撰写。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1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封条产品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通过探伤设备及工艺能准确检测出其内部和表面可能存在的诸如裂纹、气孔、夹杂等缺陷,从而保证每一个投入使用的封条都符合质量要求,避免因封条质量问题导致的密封失效等情况。
2规范检测流程:为封条无损探伤检测提供统一、标准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使不同的检测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获得一致、可靠的检测结果,减少因操作差异等因素带来的检测误差和不确定性。
3提高检测效率:明确规定适用的探伤设备及相应的工艺参数等,有助于检测人员快速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节省检测时间和成本,使封条生产和检测能够更高效地进行。
4保障使用安全:对于一些在关键领域如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使用的封条,通过无损探伤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缺陷,可避免因封条失效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意义
4
1对生产企业的意义提升市场竞争力: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无损探伤检测,可保证封条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和订单。
2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早期检测出封条的缺陷,可及时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避免将有缺陷的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市场,从而减少因产品召回、维修或更换带来的成本增加。
3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的起草会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和优化无损探伤设备及工艺,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4对行业的意义建立行业规范:为整个封条行业的无损探伤检测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避免因检测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市场混乱和恶性竞争。
5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标准的制定可以引导行业内企业在无损探伤设备研发和工艺改进方面进行投入和创新,促进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6便于行业交流与合作:统一的标准为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合作以及产品的互认提供了基础,有利于行业内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7对社会的意义保障公共安全:在涉及公共安全的领域,如交通运
5
输、食品药品、危化品等,确保封条的质量和可靠性,能够有效防止因封条问题导致的泄漏、污染等安全事故,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8节约社会资源:通过无损探伤检测保证封条质量,延长封条的使用寿命,减少因封条过早失效而需要更换带来的资源浪费,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三、标准编制依据
本标准在编制的过程中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四、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包括8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结构与组成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6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起草过程中无重大分歧。
六、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标准只有通过实施才能起作用,如果不能实施,再好的标准也是“一纸空文”,更无法体现它的作用。贯彻实施标准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有良好的实施方法和检查监督机制。具体来说: